既簡單又有效的管教孩子方法
你試過用這樣的方法管教孩子既簡單又有效嗎?我們身邊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父母在管教不聽話的孩子時,一般是大吼一頓,甚至有的是暴打一頓,結果不但沒有讓孩子聽話,反而激化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現場是父母唉聲嘆氣,孩子緊握拳頭滿臉努力,這就是大吼教育的失敗,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試過用這樣既簡單又有效方法的管教孩子,一起看看:
1、培養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識
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是一個孩子首先面臨的最重要的社會關系,這種關系是孩子與他人交往時所采取的態度的基礎。所以,讓孩子尊重父母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凌駕在父母之上,是因為沒有尊重父母的意識。父母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當孩子做事情做得很好的時候,就及時表揚;當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要嚴厲批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結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導致的,都有深遠的原因。如果小時候孩子第一次頂撞父母,父母當作兒戲,以后再有沖突就很難取勝。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若你不能使一個五歲的孩子把玩具從地上拾起來,你就不可能在孩子步入青春期這個一生中反抗最激烈的時期施行任何程度的有效控制。”
縱容孩子無禮,等于埋下犯罪隱患。
2、不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好處
一次,我去商場買東西,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媽媽沒有給他買。這孩子大哭大鬧,先對媽媽拳打腳踢,后來索性坐在地上撒潑。搞得這位媽媽十分難堪,怎么勸怎么哄也不行。媽媽嘆了口氣,拿出錢包,準備“屈服”。
我制止了她:“不能慣著他!不能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不然你一輩子要受苦。”我勸她馬上“離開”,不再理這個孩子。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我對這個孩子說:“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媽媽已經走了,她才不會給一個這么不懂禮貌的孩子買玩具呢!大家也不會理你的!”后來,我擺擺手,讓圍觀的人全都走開。
孩子把抹眼淚的手指分開一道縫,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媽媽也“走”了。他立刻停住哭聲,爬起來去追媽媽。看到媽媽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著:“媽媽,等等我!我不鬧了!等等我!”
媽媽贏了,無理取鬧的孩子輸了!
如果媽媽心一軟,買了那個玩具,孩子也就“沒治了”。從此,媽媽將成為孩子感情訛詐的受害者。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縱容中學壞的!
有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有些壞習慣往往是從小養成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有一個信念:孩子每一次無理取鬧,絕不能讓他得到好處,尤其是第一次。
3、嚴厲的管教之后是溝通的最佳時機
當父母與孩子的“激戰”停止,孩子的胡鬧沒有得逞時,他會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這時候,孩子常常對父母做出親昵的舉動,這個時候往往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機。因此,父母不應該害怕沖突,或者在沖突時退卻。我們要把沖突看成重要事件,因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這時候談話的效果多是其他時候無法達到的。
一番宣泄后,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懷里,父母應該張開溫暖的雙臂歡迎他。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談談,因為這個時候,你說的話他容易聽進去。
對孩子批評過后,要適當鼓勵,施以父母的溫情,對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給予滿足。這等于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當行為。
溫馨提示:愛孩子絕不是縱容孩子,放任自流,那樣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作父母的那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所以做父母的必須大膽管教兒女,約束他們的不正當行為。要把管教和愛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我們的父母,明白管教孩子是一門藝術,要善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這樣,管教孩子就有了一個充滿愛的結尾。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