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批評孩子時揭短有效嗎
父母批評孩子時揭短有效嗎?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在公開場合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被別人公開揭短批評都是很氣惱的,有時候孩子的自尊心并不比我們大人小,所以每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被愛,被保護,他們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但是一些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往往不注意場合,不管三七二十一,噼里啪啦把孩子批評一頓,這樣好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父母批評孩子時揭短有效嗎這個話題,大家一起圍觀:
批評孩子要注意時間和場合
父母盡量不要在清晨、吃飯時、睡覺前批評孩子。在清晨批評孩子,可能會破壞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飯時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睡覺前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體發育。最關鍵的是,父母批評孩子最不應該在公開場合,比如: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朋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有的孩子自尊心會很強。如果父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很沒面子,還可能會對父母心懷不滿甚至心生怨恨,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批評要合理
批評合理才能使孩子從心理上產生接受感,才有可能抑制孩子的不良品德、不良行為、不良習慣與不良學習態度等。
父母對孩子進行批評首先要把孩子的不良行為事實搞清楚,事實不清,夸大其詞會使孩子產生拒絕心理。因此,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要做到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絕不能把一說成二。生活中,有些父母之所以批評孩子遭到抑制,甚至讓孩子產生不滿,就是因為父母批評的理由不充分,甚至夸大其詞,使孩子產生反感
批評要與教育結合起來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為、不良品德、不良習慣與不良學習態度等。為了使批評能夠達到目的,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時一定要向孩子講清楚不良品德、不良行為、不良習慣與不良學習態度的危害性,使孩子感到非常有必要克服這些缺點與改正錯誤,使孩子感到父母批評自己的目的確實是為了自己好、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快地進步。
批評要批評在點子上
“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父母的批評要有針對性,就事論事。然而,有些父母批評孩子卻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東拉西扯算舊賬,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兩年前孩子的過失都放在一塊兒算。這樣就沖淡了要批評過失的主題,孩子不知道挨批評的重點是什么,也不清楚父母讓他改正什么,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總是有缺點,容易使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失去信心
批評孩子也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當批評不符合事實,父母也應允許孩子作出解釋。因為如果孩子表面上虛假地表示接受批評,然而心里大感委屈,實際上不僅于事無補,還可能引發種種弊端。與此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白:解釋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來應負的責任,還應要求孩子保持解釋時心平氣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溫馨提示:以上我們分享的話題就是公開揭孩子的短批評孩子是不是有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心,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心越來越強,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孩子的面子所有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于父母對孩子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孩子被揭短之后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走上極端,小編希望家長們愛孩子就尊重孩子吧!
-
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讓孩子喜歡并主動學習的秘密是什么呢?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喜歡上學習并且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
-
寶寶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哪些隨著寶寶身體正常發育,使之此時到了應該進行學走路的時間,但往往在學習走路的過程會出現左右搖擺不定,并且有時走路姿態十分酷
-
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隨著寶寶逐漸的增長,此時語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長要利用正確引導去進行和寶寶加以交流,但家長注意不要過分滿
-
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家長請你告訴孩子讀書的這些好處嗎?俗話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可以讓你明理,讀書可以提高你的內涵。也許孩子會說“讀
-
培養高智商寶寶的六大秘訣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寶寶智商的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