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樂器培養寶寶音樂感受力
讓寶寶利用樂器創造自己的聲音,是接近音樂、擁抱音樂最直接的方法,也是“音樂生活化”的主要目的。
用樂器培養寶寶音樂感受力
推薦閱讀:孩子變笨只因父母犯三個錯 聽爸媽朗讀:嬰兒時期寶寶的最愛
讓寶寶利用樂器創造自己的聲音,是接近音樂、擁抱音樂最直接的方法,也是“音樂生活化”的主要目的。3歲以下的寶寶,因為神經肌肉的發展未成熟,所以使用的樂器多少受到一些限制。0~3歲的寶寶最需要的是,借由聆聽各種音樂,享受韻律的身體擺動,制造各類聲響,唱歌、舞蹈及彈奏一些簡單基本的擊拍樂器等經驗,先累積樂音的概念來豐富他對音樂的感覺。
適合于小年齡段寶寶的樂器(0~1歲半)
發聲器是最容易在生活中發現的現成器材,如杯碗瓢盆、裝有豆子的瓶罐、小石塊等等。幾乎在家中所看到的東西,都能當做發聲器來使用。比如嬰兒就懂得以喂食的湯匙敲桌子或墻緣,以制造一些聲響。成人則常常以搖動鑰匙圈或敲打一些小瓶蓋,來引起幼兒的注意。有時,我們會用一些空罐子裝米和其他種類的干燥物,搖晃出奇妙悅耳的聲音。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寶寶吞食或被割傷等意外發生,發聲物品的選擇要謹慎小心,一般不宜選用又小又堅硬的物品中。
適合于稍大寶寶的樂器(1.5歲~3歲)
凡屬敲打、搖動、拍擊和摩擦產生聲音的樂器,如三角鈴、腕鈴、節奏器或非洲大鼓等都在此列。像三角鐵、干椰子殼、沙錘、節拍板、鑼鼓等節奏樂器非常適合寶寶使用。如有條件還可以選擇像加勒比海葫蘆形搖響樂器、拉美洲鋸琴、西班牙響板、印度鼓、中國音板等各種代表不同民族特色的傳統樂器,引導寶寶對各民族的文化和音樂史知識產生興趣。
由于節奏樂器常被拿來當做寶寶的玩具,所以特別被容易被寶寶接受。節奏樂器對寶寶非常具有啟民性,同時還具備以下功能:①幫助寶寶認識聲音的大小、長短、快慢、強弱。②可為其他樂器伴奏。③當音樂音量的幅度產生變化時,可用來加強功效。④可用不同樂器的音色,代表音樂活動中不同的角色。
使用樂器時,可以通過讓寶寶分辨不同樂器發聲的特點,區分制造樂器的材質等等來加強寶寶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
談談嬰幼兒早期教育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而且在早期的教育方面其實也是有著非常大的一個隱患的,如果是沒有更好的區域,幫助寶寶正規的去
-
孩子不聽話 父母能打嗎現在社會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了家長頭痛的事情,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避免對孩子進行體罰許多的孩子,有的時候不得不打,但是一時氣不
-
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留守兒童的一些生活事項,平時很多的留守兒童內心比較的孤獨,思念自己的父母,還會出現叛逆心理,大
-
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的五大殺手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的聰明,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身心保健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兒童的健康教育問題,平時
-
如何開發培養寶寶的記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寶寶的記憶能力,培養方法,而且要注意讓孩子的大腦不斷地重現一些問題,這樣才能開發寶寶的智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