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錢的早期教育方式
很多人認為愛孩子就應該給孩子最好的。其實這個最好的并不代表錢可以買來一切。比如給寶寶做早教開發,孩子的早教問題如何選擇才是最好的呢?
早教老師:早教不是過早學習知識
不是非要到早教機構學習。特別是家庭經濟不寬裕的話,父母可以自己在家里帶寶寶。他建議當寶寶6個月大時,父母就應該給寶寶買一些幼兒讀物,讓寶寶定時定量閱讀。由于寶寶2歲前視網膜等還不成熟,2歲前不要讓寶寶看電視,因為電視節奏快,沒互動,對孩子視網膜等有傷害。他建議孩子多聽或者看一些節奏慢、重復的節目。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行為,不要拿別的小孩的長處來和自己寶寶的短處比,不要非得讓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思維發展。同時父母害要扭轉觀念,早教不等于早期的知識性學習,早教只是開發孩子的大腦。孩子至少要到2歲多才能進行識字之類的學習,太早孩子根本不懂。
專家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以身作則,教孩子的東西,自己也要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小孩的信任感。父母可以選擇自己的家里教,但不要閉門造車。父母要多看早教書籍,多關注最新信息。
家長:在家調教 寶寶更聰明
小雨媽媽說,她從懷小雨開始,就注重胎教,小雨出生后,她也沒特別送去什么早教機構,平時就是給她聽點音樂,放點英文磁帶之類的。不過她經常會帶小雨到處去參觀,她說目前小雨已經走過了很多省份。平時也經常帶著她參加音樂會之類的活動、場面,目的是讓孩子見識下。送到早教機構,至少每個月得多支出1000多元,她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并沒想過把她培養成一個天才、小神童,目前并不要求她學多少知識,更多的是教她怎么做人,教她一些道理,讓她以后在社會上能更好的生存,讓她能夠快樂成長。”
專家:孩子應以父母為中心
目前早教市場并不成熟,有一些早教機構確實是從精心研究0至3歲兒童身心特點出發的,而有的則是抓住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理,以贏利為目的。昂貴的投入并不一定有高回報,早教課程不能以價格多少來證明價值,選擇時一定要謹慎。同時她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引導早教市場規范發展。
我國幼兒教育專業首位博士后張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假設孩子成長完全由外因決定,那其中學校教育只能起到30%作用,家庭教育要占70%。”
3歲之前是人智力形成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早教的目的不是多學文化,而是要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所注重的內容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行,通俗而言就是“3歲前教做人,3歲后教做事”。如0歲至1歲的孩子,要養成好的作息習慣,進行動作、語言訓練;1歲至3歲的孩子,進行道德教育,以及肢體運動、語言發展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小提示:父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個老師,以父母為中心,以家庭為場所施行早教,讓孩子在游戲過程中開發智力。
-
談談嬰幼兒早期教育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而且在早期的教育方面其實也是有著非常大的一個隱患的,如果是沒有更好的區域,幫助寶寶正規的去
-
孩子不聽話 父母能打嗎現在社會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了家長頭痛的事情,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避免對孩子進行體罰許多的孩子,有的時候不得不打,但是一時氣不
-
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留守兒童的一些生活事項,平時很多的留守兒童內心比較的孤獨,思念自己的父母,還會出現叛逆心理,大
-
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的五大殺手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的聰明,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身心保健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兒童的健康教育問題,平時
-
如何開發培養寶寶的記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寶寶的記憶能力,培養方法,而且要注意讓孩子的大腦不斷地重現一些問題,這樣才能開發寶寶的智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