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孩子的愛眾仁德之心
寶寶的性格會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后天的培養更重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教育方式,如今很多的孩子都比較的自私,不會關心他人,那么面對這樣的一個孩子,家長朋友該如何調教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如何培養孩子的愛眾仁德之心。
泛愛眾,就是廣泛地愛眾人。其實,換成今天的話來說,愛眾就是人際關系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讓孩子愛眾,就是培養孩子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就是教孩子如何與人交往。這一點,與現代教育是完全一致的。
《弟子規》里講的泛愛眾,應該是廣義的,眾,不單單是指眾人,還包括一切的事物,比如動植物,比如身邊的一切沒有生命的東西。愛眾,當然要愛別人,別人也會愛我們;愛眾,就要愛護動物植物,不可隨便傷害它們;愛眾,還應該愛身邊的一切東西,比如學習工具、生活用品、糧食、水、電等等,不可隨便浪費它們。
愛眾,就是在培養孩子從小有一顆博愛的心,有一個寬廣的心胸。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都想讓孩子在未來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擁有人生的大舞臺,那怎樣才能實現呢?就是要讓他有一顆博愛的心,有一顆寬容的心。
親仁,就是親近有仁德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時時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讓孩子每天都接觸一些有仁德的人,他自己就會變成有仁德的人;讓孩子每天都接觸一些亂七八糟、無所事事的狐朋狗友,甚至是社會小混混之類的人,孩子也一定會變壞,他言語行為都會變粗俗,可能還會因為哥們義氣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毀掉自己。這正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我們做父母的,是讓孩子做哪一類人呢?
如果孩子親近有仁德的人,他就會在無形中增長智慧,人生有智慧,他才能走正確的路,才會選擇陽光大道,他自己的心也會是陽光的,而不是陰郁的,他的人生過得也會非常幸福,不用我們擔心,不用我們操心。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從現在讓他親仁呢?
有的父母可能會問了:上哪去找有仁德的人呢?其實,我們身邊,一定會有好人,有德行的人,讓孩子多與他們交流,就一定會受益良多。當然,如果實在沒有,還可以讓孩子向古代的圣賢學習。親仁,狹隘地講,是親近有仁德的人;廣義地講,就是親近一切能夠提升道德學問的人、事、物。
當然,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相信“仁德”的力量,從現在開始,就做一個跟以前不一樣的自己,讓自己向善好德,孩子也就自然跟著我們學了。還是那句話,教孩子真的不難,難的是我們不懂得如何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家庭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觀念,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把握科學的教育方式。
-
談談嬰幼兒早期教育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而且在早期的教育方面其實也是有著非常大的一個隱患的,如果是沒有更好的區域,幫助寶寶正規的去
-
孩子不聽話 父母能打嗎現在社會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了家長頭痛的事情,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避免對孩子進行體罰許多的孩子,有的時候不得不打,但是一時氣不
-
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留守兒童的一些生活事項,平時很多的留守兒童內心比較的孤獨,思念自己的父母,還會出現叛逆心理,大
-
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的五大殺手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的聰明,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身心保健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兒童的健康教育問題,平時
-
如何開發培養寶寶的記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寶寶的記憶能力,培養方法,而且要注意讓孩子的大腦不斷地重現一些問題,這樣才能開發寶寶的智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