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食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偏食是指兒童不喜歡或不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習慣。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占25%左右,在農村兒童約占10%左右。孩子常偏食,父母不妨從心理方面找找原因。
首先,您在心理上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嗎?許多兒童的偏食往往是受父母的影響而形成的。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說:“我不吃青菜、韭菜。”于是,孩子也跟著不吃青菜、韭菜。有的父母自己不喜歡吃“鴨”,于是家里就很少買“鴨”,并從語言和表情上流露出厭惡吃“鴨”,這一切都會引起孩子對這種“菜”的偏食。
其次,孩子是否常常有不良聯想?兒童常常會以一種事物或現象聯想某種食物,從而拒絕吃該食物。例如有的孩子因為看見把糞便澆在青菜上的情景而不再愿意吃青菜;有的孩子從蒸雞蛋聯想到嬰兒的大便,就再也不愿意吃蒸雞蛋了。
此外,您有沒有在無意中強化了孩子的偏食心理?隨著味覺的變化,兒童對某些食物可出現偏愛的傾向。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吃得多一點,常常明知偏食不好,也還要投孩子所好,去迎合孩子的這種不良擇食傾向。許多父母在買菜之前,往往先要問問自己的孩子:“你喜歡吃什么菜?”只要孩子喜歡吃的,就買。其實這樣做,無形中反而強化了孩子的這種不良的偏食傾向。不如由家人來引導孩子吃有利于健康的食品。父母可以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身體發展需要買一些有營養的菜,然后設法引導他吃。
找到了引起孩子偏食的不良心理后,糾正偏食就可從心理影響上著手,這一招恐怕會讓您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以身作則 大約有90%左右的偏食兒童,其父母也有偏食。因此,糾治孩子偏食,首先應從父母做起。如果父母確實有偏食,則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自己先糾正,才能保證孩子營養全面,健康成長。
帶頭品嘗 對于孩子不愿吃的某種食物,家長要帶頭品嘗,并要故意表現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以誘導孩子進食。父母切忌對這種食物也流露出厭煩的言行。
-
寶寶挑食偏食,長期下來媽媽后悔不已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工作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很多家庭里面的生活條件是非常好了,可能很多小孩子吃的非常有營養啊,
-
兒童階段應如何預防肥胖癥現在的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所以家長都生怕自己的孩子吃的不夠,繼而拼命的會增加孩子的食用量,而且孩子特別喜歡各種零食和甜食
-
應對孩子偏食你會這些招嗎孩子所需的營養大部分來源于一日三餐,但是兒童在一定年齡因為注意力的分散或情緒的影響會表現出偏食、挑食甚至是厭食的癥狀。這
-
孩子偏食怎么辦?對準情況“下手”寶寶偏食是小朋友們通病之一,爸爸媽媽們也會很苦惱孩子挑食,營養不全面。那么對于偏食大家有哪些誤解呢?對于孩子們的偏食又該
-
孩子 請不要浪費現狀:小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嚴重 當從今天的孩子身上再也看不到饑餓的胎記的時候,這是否意味著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美德也將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