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長!孩子入園并非越早越好
孩子幾歲才適合送幼兒園呢?很多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的能力。但是送孩子上幼兒園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例如孩子不足三周歲,那么是不適合送幼兒園的。太早吧孩子送幼兒園反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育。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太小入園的危害。
研究發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里的孩子更富有攻擊性,易發展反社會行為
去年,英國兒童問題權威博士也發出了同樣的警告,她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由父母養育的孩子比在托兒所、由保姆照顧或交給親戚照顧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得都更為優秀,他們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對照組的孩子。教授對1200名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從小被放在托兒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富有攻擊性。另有兩項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結果,那就是在托兒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展反社會行為和暴力行為。兒童專家指出,過早上托兒所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情感發展、社會行為、認知能力培養,另外他們的身體發育也遲緩,神經萎縮,腦發育異常,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送到托兒所。
最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兩歲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
最好的托兒所最負責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兩歲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父母共同養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育,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媽媽與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而托兒所中缺乏的就是這種影響,即使請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媽媽親自照顧好,更何況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運氣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育,更需要專注的關心,一對一養育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而托兒所里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戲、呵護等,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期的影響則不利于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人生的前三年影響后三代
許多家長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提早讓嬰兒進入托兒所會讓他們更能適應外部環境,更早地發展交際能力。但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育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嬰兒的發育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需要持續的關心,更需要協調一致的關心,這意味著與他們交流的人相對是固定的,只有家里的父母能做到這樣。
人生最初的18個月是負責社會和情感功能的大腦結構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一生都有影響,母子相互作用則在這種能力的培養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媽媽是嬰兒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發育的調節器。另外,家里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輩對他們也很重要,他們起著輔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嬰兒從他們身上得到安全感,也獲得最初的情感影響,人類正是通過孩子來傳遞這種情感,有專家說“人生的前三年影響后三代”就是這個道理,而陌生人會讓他們感到不安全而無所適從,在心理上無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兒所缺乏的正是這種相對固定的親情氛圍,托兒所老師是不固定的,經常換來換去,比如老師生病、休假以及培訓等,即使人員相對固定,她們也要輪班照顧孩子,讓孩子無法適應。
最后專家提醒大家,把年齡不足三歲的孩子交給托兒所會影響到孩子身心的健康發育,如果老師烏發照顧到孩子,孩子還容易出現恐懼的心理。
好文推薦: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五個方法很多父母一聊起孩子,就會開始大吐特吐苦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慢、做題粗心、學習成績不好......,其中注意不集中在很多
-
孩子好動是多動癥嗎?兒童好動與多動癥的區別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有些孩子過于好動,往往會讓父母誤認為是多動癥,那么孩子好動是多動癥嗎?其實這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進
-
要開學了,如何緩解孩子的開學恐懼癥很多孩子到快開學的時候,就會陷入情緒低落、心慌意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這種情況稱為開學恐懼癥,極大地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與
-
孩子丟三拉四怎么辦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整理物品的習慣在生活中,不少的孩子都存在丟三拉四的習慣,比如自己的書本、玩具、衣服等都會亂扔亂放,然后要用時再到處找,令父母大為光火、
-
孩子愛攀比怎么辦呢現在生活很優越所以滋生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使之在日常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穿新衣服了,便讓自己的爸爸媽媽也要買,看到別人有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