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應警惕胎盤早剝
胎盤是連接母體和胎兒的重要器官,主要有物質交換、免疫屏障、保護及生物合成的功能。很多孕媽媽只知道胎盤的功能,但是對胎盤異常了解不多,現在讓我們一來了解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癥——胎盤早剝。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起病急,進展也快,若處理不及時,可危及孕媽媽和生命。國內報道的發生率為4.6‰~21‰,國外的發生率為5.1‰~23.3‰。
一、發病原因
胎盤早剝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血管病變
胎盤早剝多發生于患重度子癇前期、慢性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疾病的孕媽媽,尤其以已有全身血管病變的孕媽媽居多。當胎盤的毛細血管缺血壞死以致破裂出血而形成血腫,就會導致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2.機械性因素
外傷(特別是腹部直接受撞擊或摔倒腹部直接觸地等)、外倒轉術矯正胎位、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在分娩過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盤早剝。此外,雙胎妊娠的第一個胎兒娩出過快、羊水流出過快,使子宮內壓驟然降低,子宮突然收縮,也可導致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3.子宮靜脈壓突然升高
妊娠晚期或臨產后,孕產婦長時間取仰臥位壓迫下腔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子宮靜脈瘀血,靜脈壓升高,靜脈床瘀血或破裂,使部分或全部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二、胎盤早剝的類型
根據胎盤剝離的出血特點,可以將胎盤早剝分為三種:
1.顯性剝離:若剝離面小,血液很快凝固,臨床多無癥狀;若剝離面大,繼續出血,形成胎盤后血腫,使胎盤的剝離部分不斷擴大,出血逐漸增多,當血液沖開胎盤邊緣,沿胎膜與子宮壁之間經宮頸管向外流出,即為顯性剝離或外出血。
2.隱性剝離:若胎盤邊緣仍附著于子宮壁上,或胎膜與子宮壁未分離,或胎頭已固定于骨盆入口,均能使胎盤后血液不能外流,而積聚于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即為隱性剝離或內出血。
3.混合性出血:由于血液不能外流,胎盤后積血越積越多,宮底隨之升高。當內出血過多時,血液仍可沖開胎盤邊緣與胎膜,經宮頸管外流,形成混合性剝離。
根據出血量的多少,可將胎盤早剝進一步分為輕型和重型。
1.輕型
以外出血為主,胎盤剝離面通常不超過胎盤的1/3,多見于分娩期。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貧血體征不顯著。若發生于分娩期則產程進展較快。胎位清楚,胎心率多正常,若出血量多則胎心率可有改變,壓痛不明顯或僅有輕度局部壓痛。產后檢查胎盤,可見胎盤母體面上有凝血塊及壓跡。有時癥狀與體征均不明顯,只在產后檢查胎盤時發現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及壓跡,這才發現胎盤早剝。
2.重型
以內出血為主,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的1/3,同時有較大的胎盤后血腫,多見于有并發癥的孕媽媽。主要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嚴重時可出現惡心、嘔吐,以致面色蒼白、出汗、脈弱及血壓下降等休克征象。子宮比妊娠周數大,且隨胎盤后血腫的不斷增大,宮底隨之升高,壓痛也更明顯。若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的1/2,胎兒多因嚴重缺氧而死亡,故重型患者的胎心多已消失。
三、治療原則
胎盤早剝危及媽媽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媽媽和胎兒的預后與處理是否及時有密切關系。胎兒未娩出前,胎盤可能繼續剝離,難以控制出血,持續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并發凝血功能障礙等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一旦確診,必須及時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的方法根據胎次、早剝的嚴重程度、胎兒宮內狀況及宮口開大等情況而定。孕媽媽們要積極配合醫生的處置,以免延誤病情。
-
寶寶突然“厭食” 警惕手足口病啊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生的,可是大家知道嗎?如果是經常這樣的話,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手足
-
睡前多讓孩子撒嬌有利健康嗎怎么樣做才可以讓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對于這個每個人都是非常想了解的,因為家庭里面有孩子健康,也會讓自己的父母更加幸福的
-
影響小兒健康的五大問題是什么啊小孩子的健康也是每個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呢,那么生活中大家知道嗎?有哪些事情會影響到小孩子的一個健康得那么給大家介紹
-
小兒慢性咳嗽易成變異性哮喘嗎當小孩子出現一些慢性咳嗽的情況下,大家是不是沒有注意的,而且生活中這個疾病如果是平時沒有引起一些重視,那么肯定會導致寶寶
-
孩子坐姿應適當屈腰對身體好啊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健康,如果是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坐姿,那么也肯定會讓寶寶的腰部受到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