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甲型肝炎的危害與預防
孕期甲型肝炎的危害與預防。甲型肝炎是一種經口傳播的傳染病,潛伏期為14~45天,潛伏期及發病期從大便中排病毒,有傳染性。
甲型肝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熱、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乏力,大部分病人有黃疸,皮膚、粘膜發黃,小便如茶色,化驗時血清轉氨酸上升。大約有1%病人轉為重癥肝炎,出現腹水、下肢浮腫、出血、肝昏迷,甚至死亡。懷孕可加重肝炎病情,使肝臟損害更為嚴重,甚至肝壞死。
如在孕早期合并甲型肝炎的,最好終止妊娠,做人工流產,避免使病情加重。
如果肝炎發生在妊娠中、晚期,大多數學者主張積極治療,不宜終止妊娠,因為此時引產比較困難,而且使用引產藥物、麻醉、手術以及手術過程中發生感染等,都會加重肝臟的損害。
肝炎孕婦分娩時,由于疲勞、出血、手術等等,會增加肝臟負擔,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急性肝壞死,最后由于出血、肝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妊娠晚期如合并肝炎時,要加強對肝臟保護,防止產程延長,預防出血和感染,并要密切觀察肝功能變化。
甲型肝炎能否引起胎兒畸形目前還沒有一個科學的說法。但由于甲型肝炎孕婦的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引起消化道癥狀,致胎兒吸收、代謝異常,可影響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出生體重低。
由于肝細胞排膽汁功能障礙,使血內膽鹽增高,可引起子宮收縮而致早產、流產。
由于全身毒血癥,可引起胎兒宮內缺氧或死亡,也可引起新生兒窒息。
甲型肝炎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所以孕婦與胎兒間不是通過血液垂直傳播的,如果產后母親仍在排毒,通過接觸或護理過程可傳播給新生兒。如母親糞便中已不排毒,那新生兒也就不會因此而患上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程短,不會發展為慢性肝炎,并獲終身免疫,如果母親“甲肝”已痊愈,肝功能恢復正常,完全可以親身哺育嬰兒。
相關文章
-
寶寶突然“厭食” 警惕手足口病啊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生的,可是大家知道嗎?如果是經常這樣的話,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手足
-
睡前多讓孩子撒嬌有利健康嗎怎么樣做才可以讓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對于這個每個人都是非常想了解的,因為家庭里面有孩子健康,也會讓自己的父母更加幸福的
-
影響小兒健康的五大問題是什么啊小孩子的健康也是每個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呢,那么生活中大家知道嗎?有哪些事情會影響到小孩子的一個健康得那么給大家介紹
-
小兒慢性咳嗽易成變異性哮喘嗎當小孩子出現一些慢性咳嗽的情況下,大家是不是沒有注意的,而且生活中這個疾病如果是平時沒有引起一些重視,那么肯定會導致寶寶
-
孩子坐姿應適當屈腰對身體好啊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健康,如果是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坐姿,那么也肯定會讓寶寶的腰部受到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