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口腔病會傷害寶寶
女性在懷孕后,要特別注意自已身體的狀況,由于孕期飲食習慣的改變和激素分泌及代謝水平的變化,孕婦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齲齒和牙周疾病。妊娠期婦女的健康狀態直接影響胚胎的形成和胎兒發育。不良的口腔衛生狀況和口腔疾病,使咀嚼消化功能下降而影響各種營養的攝入,最終將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包括牙齒的形成與鈣化。
研究發現,孕婦的牙周疾病越嚴重,發生早產和新生兒低體重的幾率就越大。還有研究發現,患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危險是常人的7.5倍。一 項國外的調查認為,孕婦中36%以上的人患有牙齦炎,如不治療可逐漸加重。而對孕婦進行菌斑控制和牙周保健后,只有0.3%的孕婦有牙齦炎。這說明只要控 制菌斑,祛除局部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完全可以預防牙齦炎的發生。
導致齲齒發生的細菌主要是變形鏈球菌、遠緣鏈球菌和乳酸桿 菌及放線菌等。新生兒口腔中的致齲菌主要來自母親。有研究發現,出生1~2天的新生兒口腔菌群中檢查出的唾液鏈球菌與母親口腔中的唾液鏈球菌血型相同。如 果母親口腔中致病菌群數量多,新生兒口腔致病菌也會多,這就是致齲菌的母嬰傳播。致病菌在新生兒口腔中“安營扎寨”越早,小兒患齲齒的危險性就越高。因 此,加強妊娠期口腔衛生,減少口腔中致病菌的數量,就可以降低致齲菌的母嬰傳播危險。
孕婦口腔疾病緣何多發
孕婦齲齒和牙齦炎等口腔疾病多發主要與口腔衛生狀況有關,也與口腔微環境的改變有一定關系。在口腔衛生狀況良好,無局部不良刺激因素的情況下,妊娠期間 口腔微環境受到生理影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妊娠期間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可使組織敏感度增高。二是受妊娠和妊娠性嘔吐等影響,唾液pH值下降,可引起 牙齒脫礦。三是孕婦飲食習慣改變,喜歡吃甜酸的食物,還會偏食,加之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口腔衛生,影響了口腔微環境。
妊娠前后要做3次口腔檢查
為了讓孕婦和新生兒有一個健康的口腔,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注意。
營養要均衡 孕婦的膳食應當滿足身體對熱能的需求,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量要盡可能合理,營養過剩和營養失調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害。
定期檢查口腔 孕婦口腔檢查應包括在整個孕期監護的內容中,貫穿在整個圍產期及孕前期、孕期和產后。一般應檢查三次:孕前半年一次,孕期一次,產后2個月左右一次。如果計劃懷孕,應先進行全身健康檢查,以明確是否適合受孕,同時做一次必要的口腔全面檢查。
-
寶寶突然“厭食” 警惕手足口病啊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生的,可是大家知道嗎?如果是經常這樣的話,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手足
-
睡前多讓孩子撒嬌有利健康嗎怎么樣做才可以讓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對于這個每個人都是非常想了解的,因為家庭里面有孩子健康,也會讓自己的父母更加幸福的
-
影響小兒健康的五大問題是什么啊小孩子的健康也是每個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呢,那么生活中大家知道嗎?有哪些事情會影響到小孩子的一個健康得那么給大家介紹
-
小兒慢性咳嗽易成變異性哮喘嗎當小孩子出現一些慢性咳嗽的情況下,大家是不是沒有注意的,而且生活中這個疾病如果是平時沒有引起一些重視,那么肯定會導致寶寶
-
孩子坐姿應適當屈腰對身體好啊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健康,如果是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坐姿,那么也肯定會讓寶寶的腰部受到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