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孕期的8大意外狀況
整個孕期對于很多準媽媽來說都是非常漫長的,因為在孕期她們不免有些擔心,怕會出現什么意外,也許這會讓她們措手不及。我們應該了解一下孕期會出現哪些意外情況,以免真到那時驚慌。下面專家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孕期的8大意外情況吧。
1、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絕大多數發生在準媽媽懷孕28周之后,會伴隨出血現象,其特點是無痛性出血,常發生在半夜,醫師通常要依靠超聲波檢查來診斷,不過,有時候連超聲波都檢查不出。由于胎盤蓋到了子宮頸口,當胎兒要從子宮頸口出來時,一收縮子宮頸口就會擴張,一擴張就會與胎盤剝離而出血,大部分孕婦不會感到疼痛,但是,出血量卻是一次比一次多。
“前置胎盤”又可以分為四大類型:完全型、部分型、邊緣型及低位型。除了完全型和部分型前置胎盤的孕婦需要剖宮產外,邊緣型和低位型前置胎盤者可以考慮自然分娩。
不過,出血量如果非常多,多到威脅了媽媽的安全,醫師都會施行剖宮產,并且盡量不安胎。因此,建議有前置胎盤的孕婦一定要多臥床休息,少活動,盡量不要憋尿,這樣才能稍微控制出血。
2、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剝)”是非常難以診斷的一種情況。因為胎盤通常應該在胎兒出生后才與子宮分離,但“胎盤早剝”卻是胎盤在胎兒尚未出生前就已經剝離了。由于胎盤是胎兒營養和氧氣的來源,所以,胎盤一旦剝離后,就沒有氧氣輸送給胎兒了,胎兒會馬上出現缺氧現象。
“胎盤早剝”的最大特點是出血,并有劇烈腹部疼痛。如果發生在分娩的過程中,這種疼痛和分娩的疼痛混合在一起,會使醫師難以診斷;如果發生在孕期 33-35周時,由于已經有很明顯的疼痛,而且整個子宮變得硬邦邦的,所以,醫師可以使用一些儀器和手段來決定是否需要緊急處理。“胎盤早剝”常常和孕婦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前置胎盤有關,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確。醫師除了靠母體羊水是否帶血來判斷外,有時還得靠超聲波檢查及臨床癥狀來診斷,例如:胎兒是否有心跳的明顯變化?即使不是胎盤早剝,但胎兒心率明顯變緩,醫師也會盡快施行剖宮產,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3、胎兒缺氧窒息
這就是所謂的“胎兒窘迫”,是指通過胎兒的心跳變化判斷出他有缺氧或不舒服的現象,也就是當胎兒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到一定程度時,胎兒的心跳就會變慢。
“胎兒窘迫”可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例如:胎兒心跳變快、變慢、心率變化小、羊水里有胎便,缺氧的原因主要有臍帶受到壓迫、子宮收縮太強、胎盤功能不好、臍帶繞頸、破水太久而沒有羊水等等。由于胎兒發生窘迫,其心跳會發生變化,所以,醫師會用胎心監護儀來觀察胎兒心跳的變化。正常的胎兒心跳應在每分鐘 120-160次,并呈現上下波動的曲線。如果胎兒心跳每分鐘超過160次或低于120次,都提示胎兒存在宮內缺氧的情況。
當然,也不是每個胎兒心跳變慢都屬于窘迫,有的窘迫只是短暫的,很快就可恢復,醫師只須給產婦吸氧、輸注大量液體,或讓媽媽側躺就可以改善狀況了。萬一出現嚴重的胎兒窘迫,會危害到胎兒的生命時,醫師會采取措施,讓孩子盡快出生。
4、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如果婦女在懷孕的過程中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或其中的兩種癥狀時,就被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那些婦女在孕前沒有高血壓,但在懷孕20周開始出現上述癥狀時,就可以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當孕婦血壓太高時,會造成意識模糊、肝臟腫大、眼底出血、肝功異常、大腦病變等等,嚴重時會產生子癇,進而威脅母嬰生命。此時,醫師常常迫于形勢而提早協助孕婦將胎兒產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會先考慮催產,如果時間緊迫或催產無效,會立即施行剖宮產。
在治療方面,除了提早分娩外,醫師會建議孕婦要多臥床休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以減輕水腫,盡量身處安靜的環境中,服用適當的降血壓藥物等。目前有研究認為孕婦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每天50-100毫克)或大量的鈣(每天2克以上)可能有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作用。
好文推薦:
-
寶寶突然“厭食” 警惕手足口病啊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生的,可是大家知道嗎?如果是經常這樣的話,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手足
-
睡前多讓孩子撒嬌有利健康嗎怎么樣做才可以讓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對于這個每個人都是非常想了解的,因為家庭里面有孩子健康,也會讓自己的父母更加幸福的
-
影響小兒健康的五大問題是什么啊小孩子的健康也是每個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呢,那么生活中大家知道嗎?有哪些事情會影響到小孩子的一個健康得那么給大家介紹
-
小兒慢性咳嗽易成變異性哮喘嗎當小孩子出現一些慢性咳嗽的情況下,大家是不是沒有注意的,而且生活中這個疾病如果是平時沒有引起一些重視,那么肯定會導致寶寶
-
孩子坐姿應適當屈腰對身體好啊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健康,如果是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坐姿,那么也肯定會讓寶寶的腰部受到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