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不同階段的營養和飲食
懷孕不同階段,準媽媽需求的營養和飲食是不同的,專家介紹說孕早期的時候需要應對的是早孕反應,晚期的時候也是不能亂補的,適量的運動很重要。
懷孕初期(1~3個月):積極應對早孕反應
胚胎各組織器官形成時期,是胎兒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的時期,也是胎兒最易致畸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許多孕婦都會有嘔吐、惡心、眩暈等較強烈的妊娠反應,不想吃東西。發生妊娠反應,盡管嘔吐不止,也不可禁食,可采取少量多餐,膳食調配上應多樣化,以清淡、少油膩為主。什么也吃不下去的時候,可含吃冰塊使胃涼爽些。
大多孕婦擔心厭食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而強迫進食,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孕初期熱量的攝入只需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50KJ,同時這一時期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開始形成,也是腦干和脊髓的關鍵發展期,在第3~4周時,胎兒的神經管會閉合并發育成脊髓,因此孕初期需要攝取足量的葉酸。同時葉酸還可有效降低形成神經畸形兒的風險,因葉酸屬于水溶性維生素,建議烹調蔬菜時多用生食或大火快炒的方式。富含葉酸的食物包括:鮭魚、鮪魚、小麥胚芽、蘆筍、菠菜及其他綠色蔬菜。
懷孕中期(4~6個月):多種營養不可或
在這個時期,胎兒的嗅覺漸漸成熟,此時期食物營養的質和量對胎兒的生長影響都很大。準媽媽的飲食對胎兒的腦部發展、認知表達、情緒反應、神經系統等功能都有很大關系,所以孕婦更應該注意保持均衡豐富的飲食。此時期孕婦所需要的蛋白質約是平常女性的1.5倍,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準媽媽可能會出現貧血等癥狀,胎兒也可能會體重不足。
對于素食的準媽媽,由于植物性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較少,應多以吃豆腐、豆漿等黃豆食品,與谷類、堅果類等食物互相搭配食用,才能獲得較完全的蛋白質。懷孕中期胎兒的骨骼正在快速發育,需要增加鈣的攝取量。如果哺乳期想增加乳汁,也要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胎兒時期如果缺鈣,會影響到寶寶以后的牙齒發育。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皮膚經陽光照射后身體會合成維生素D,準媽媽可以適當曬曬太陽。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及奶制品、小魚干、蝦米、杏仁、芝麻等。
-
適合孕婦吃的八種水果是什么?多吃水果對于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你知道嗎?對于一些孕婦來說,如果多吃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個非常大的營養
-
孕前不能吃的六種食物 孕前應補充三種營養女性朋友在懷孕前,為了生育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那么有很多的事項值得我們去注意,比如有些食物就不能吃,如辛辣食物、酒、
-
孕晚期需遵守的三個飲食原則根據孕期的不同階段,我們需要為自己的飲食適當的調整,這樣做可以讓孕媽媽的健康更有保障,讓腹中小寶寶的正常發育也得到保障。
-
孕期準媽媽如何科學進補即使沒有懷孕,我們也需要學習一些科學安排飲食的方法,更何況進入孕期,大家一定更希望可以利用科學的飲食來達到保護自己和胎兒
-
最適合孕晚期食用的二款美味相信每位準媽媽都知道,在孕期的不同階段,我們的飲食安排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小編想為身處孕晚期的準媽媽們推薦二款不錯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