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保健:新生兒臍病的四大種類
很多的新生兒父母因為沒有育兒經驗結果導致小寶寶出現臍病的情況,通常在寶寶脫臍后的凹窩里通常會比較潮濕,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不能及時的處理,就會因此而讓寶寶們患上疾病,如果大家想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下面的文章新爸媽們都應該好好看一看。
1、臍出水。脫臍后凹窩總是濕乎乎的,不一定是病狀,可用消毒的棉簽蘸溫開水或酒精將肚臍洗凈再擦干,涂點紫藥水或撒些臍帶粉,蓋上紗布即可。如有污染就要換新的,無事也不要隨便打開看。
2、臍炎。是新生兒常見的臍病,系脫臍后感染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引起。臍部和臍周圍皮膚發紅腫脹,有時還流出膿性分泌物。抵抗力強的小兒除臍部異常外,體溫及食欲均正常,如能及時治療,很快會好。通常在臍部用3%過氧化氫洗滌后,涂1%龍膽紫。有全身癥狀時立即就醫。
3、臍出血。新生兒斷臍時臍帶扎得不緊或因全身某種疾病,均可引起臍出血。輕則血會一點點從肚臍滲出;重則可以濕透臍包向外滲。出現這種情況時,如果臍帶尚未脫落的話,只要把臍帶重新扎緊,就可以止住血。如果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臍出血,應請醫生治療,及時把血止住。
4、臍疝(凸肚臍)。像個小氣球,大小不等,屬于先天性的毛病,小兒啼哭、咳嗽、大便等用力時,腸子從臍孔出來,在肚臍處形成半球形,或形成包塊。當小兒安靜平臥時,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下,腸子就縮回去,肚臍也就癟了。常采用膠布封臍法和繃帶包扎法處理,一般拇指大小的臍疝,小兒1~2歲內能自然長好,再大一些的臍疝,到3~4歲也能自然長好,家長不必過于焦急,不需手術治療。只有當腸子不能縮回去,肚臍包塊脹得發硬時,才需到醫院治療。
保護孩子的健康,不止讓孩子們少受病痛的折磨,家長們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照顧寶寶的日常起居。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準媽媽過春節五點要注意春節也是一個合家歡樂喜氣洋洋的季節,而且對于春節來說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一種節日,每年的春節也是比較熱鬧的一個節日,那么對
-
備孕期間同房 這些壞習慣得改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備孕期間應該如何正確的同房,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健康的狀態,
-
給寶寶吃桑葚有什么好處其實我們都知道到了春天的時候也是桑葚大量上市的,而且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都習慣性的去給寶寶去吃一點的,其實對于寶寶的好處也
-
新生兒晚上睡覺不踏實怎么辦對于我們的新生兒來說,有很多的寶寶在出生之后睡覺的時候并不是特別的踏實,那么我們對于這樣的現象來說應該怎么辦才是最好的呢
-
冬季寶寶皮膚該如何護理 4點特別重要在冬天里的時候,天氣也是比較寒冷,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護理我們寶寶的皮膚才是最好的,那么冬天寶寶的皮膚我們應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