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必知:寶寶大便的七大異常情況
新生兒的大便就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不定,一般為2-5次,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多一些,有的新生兒每次換尿不濕時都會有大便,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寶寶的大便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不正常大便或許就是其他疾病的信號。
1、蛋花湯樣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見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用母乳喂養,一般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仍應繼續喂養,但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奶粉喂養者可在配奶時適當多加一些水將奶稍配稀些,對吃奶減少者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2、綠色稀便: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后發生,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3、水樣便:多見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較多。由于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表現如口唇干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小兒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并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4、粘液或膿血便:多見于夏季等天氣較熱時,多為細菌感染引起,也應及早就診。
5、深棕色泡沫狀便:多見于人工喂養兒,多由于食物中淀粉類或糖過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過多、過早添加米湯等谷類食物等),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能恢復正常。
6、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象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于人工喂養兒,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如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7、便秘:多見于人工喂養兒,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小兒排大便困難,大便很干,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溫馨提示:寶寶除了上述7種情況之外,如果出現4-5天不排大便,且有腹脹、腹痛、哭鬧、吃奶不好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好文推薦:
-
準媽媽過春節五點要注意春節也是一個合家歡樂喜氣洋洋的季節,而且對于春節來說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一種節日,每年的春節也是比較熱鬧的一個節日,那么對
-
備孕期間同房 這些壞習慣得改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備孕期間應該如何正確的同房,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健康的狀態,
-
給寶寶吃桑葚有什么好處其實我們都知道到了春天的時候也是桑葚大量上市的,而且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都習慣性的去給寶寶去吃一點的,其實對于寶寶的好處也
-
新生兒晚上睡覺不踏實怎么辦對于我們的新生兒來說,有很多的寶寶在出生之后睡覺的時候并不是特別的踏實,那么我們對于這樣的現象來說應該怎么辦才是最好的呢
-
冬季寶寶皮膚該如何護理 4點特別重要在冬天里的時候,天氣也是比較寒冷,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護理我們寶寶的皮膚才是最好的,那么冬天寶寶的皮膚我們應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