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必知:春季寶寶腹痛六種不必去醫院
寶寶肚子疼了怎么辦?父母為防止寶寶的肚子受涼,所以一定要記得:在寶寶睡覺時要特別注意把肚子包裹好,即使在夏天,天熱的時候,我們也應用薄的毛巾被蓋住寶寶的肚肚,我國民間有一句話做:寶寶無六月,其實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我們還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天氣好你想讓寶寶去戶外曬曬太陽的話,同樣也要注意保護好肚子的保暖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預防孩子的胃腸道出現問題。
1.受涼腹痛
如如每逢夏天就三天兩頭鬧肚子痛,媽媽一次又一次帶他去醫院,可醫生檢查后總說沒什么問題。后來媽媽與爸爸商量,干脆掛個專家號吧。接診專家詳細地詢問了如如的飲食起居,發現如如天生對炎熱敏感,夏天睡覺時喜歡赤身裸體,常常將肚子裸露在外,以圖涼爽。結論是如如的腹痛,就是因為午睡時未蓋衣被,導致腹部受涼引起的。
醫生釋疑:很多家長都知道受涼會引起腹痛,可是受涼為什么會引起腹痛呢?寶寶的腹部特別是肚臍周圍,腹壁較薄,腹直肌正處于分裂狀態,當胃腸道的平滑肌受到寒冷的刺激時,可發生強烈收縮,引起痙攣性腹痛。另外,腹部受涼還會使腸蠕動加快,增加大便次數,但無黏液及膿血,大便化驗也正常。
愛心支招:為防止腹部受涼,寶寶睡覺時務必要將其腹部包裹好,即使夏天也應用毛巾被蓋住肚子,民間“寶寶無六月”的說法確有一定道理。抱小嬰兒到戶外活動或曬太陽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腹部,使其胃腸道始終保持正常功能。熱的刺激可使胃腸道舒緩,能起到止痛的作用,因此受涼引起的腹痛可用熱敷及按摩治療。
2.胃腸生長痛
悅悅的腹痛又是另一番狀況,經常發生在夜間睡覺前或入睡后,整個肚子都有輕微的痛感。媽媽用手按壓她的肚子,又查不出具體的疼痛部位,疼痛持續一陣就慢慢地自行減輕或消失了。檢查后,醫生說是胃腸生長痛,屬于生理性疼痛。
醫生釋疑: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不但骨骼在“晝夜兼程”地長粗增長,內臟的胃腸等器官也在“馬不停蹄”地生長。并且,胃腸的血管很豐富,組成它的平滑肌需要很多血液來供應,才能保證發育期胃腸對氧氣及養分的需求。身高增長比較快的寶寶,胃腸的血液供應常常供不應求,加上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導致腸壁神經興奮與抑制作用失調,所以胃腸平滑肌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隨之便會出現陣發性腹痛。
愛心支招:胃腸生長痛是寶寶生長過程中暫時的不適,不是疾病。腹痛時父母可為寶寶輕柔地按摩肚子,或用熱水袋熱敷腹部,腹痛一般就會消失。如果腹痛持續不緩解,或伴有發燒、嘔吐等癥狀,則不應考慮為生長痛,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診治。
3.運動性腹痛
冰冰特別愛運動,在幼兒園里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可他也有個“難言之隱”——經常在賽跑、玩皮球、跳橡皮筋后感覺肚子痛。好在冰冰的爸爸是個大夫,得知孩子的病情后,馬上與幼兒園老師取得聯系,將冰冰的運動項目與時間進行了調整,如盡量少做奔跑、彈跳等劇烈運動,多做捉迷藏、玩滑梯、少兒舞蹈等溫和運動,且每次運動時間在20~30分鐘內。按照這個方案運動,冰冰的肚子再也沒有鬧過事了。
醫生釋疑:冰冰的腹痛與運動過于劇烈有關,稱為運動性腹痛。原因有3點:一是劇烈運動引起胃腸振蕩,腸系膜受到牽拉而發生疼痛;二是腹腔內臟器及腹壁肌肉,不適應運動引起的急驟變化,誘發痙攣而致腹痛;三是運動時四肢骨骼肌血管擴張,血液供給量增加,而消化器官的供血量相應減少,進而引起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導致疼痛。這種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性質多為隱痛,大多發生于運動中,停止運動后腹痛往往消失。
愛心支招:寶寶的運動量要從小量開始,逐漸遞增,使機體得以適應,并要持之以恒,不要做劇烈、緊張的運動。飯后也不要馬上運動,此時胃里積滿食物,運動會使胃腸道功能失調,腹壓增高,影響消化與吸收,引起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不適。
-
寶寶便秘的飲食調理方法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如果是經常吃一些比較干燥的,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便秘的便秘,也會引起孩子出現一些便血,反應遲鈍,記憶
-
寶寶發生對眼后有哪些注意事項斗雞眼被稱為內斜視,使其一般發生在兩歲寶寶之內的群體是非常常見的,使其這由于新生兒鼻梁相對較低,使得寶寶的兩眼的內距變大
-
孩子感冒會有哪些癥狀 小兒感冒癥狀表現感冒是小兒常見疾病,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著涼、吹風、感染病毒等,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會越來越嚴重,那么孩子感冒會有哪些癥
-
腹瀉寶寶要如何護理 寶寶腹瀉食療方法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物不干凈、病菌感染、其它疾病癥狀等,如果寶寶腹瀉情況很嚴重,那么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就醫
-
過量補鈣的危害 增加患結石風險鈣元素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必備的元素,鈣元素對于成長階段的小寶寶們來說更為重要,是孩子骨骼健康發育的必備要素,所以媽媽們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