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寶寶發燒的禁忌有哪些?4大誤區別進
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病毒很容易入侵身體,平常感冒發燒都是很常見的病癥。寶寶發燒一定要找準正確的護理方法,不然會加重病情。那么,寶寶發燒的護理方法有哪些呢,護理寶寶發燒的禁忌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誤區一:發燒是一種小兒常見病。
發燒在嬰幼兒身上的確比較常見,但發燒僅僅是一種癥狀,而其自身并不是病。很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起嬰幼兒發燒,輕的如感冒,重的則包括腦炎、腦膜炎等。
誤區二:嬰幼兒發燒,應立即退燒,燒得太久,會燒壞腦子,留下后遺癥。
明白了發燒不是病而只是某種病的癥狀的道理以后,就比較容易走出這一誤區了。發燒本身對人的身體并沒有危害,只有因腦炎等疾病是腦質受病毒侵害才可能影響智能。而嬰幼兒發燒以后,如果立即采取吃退燒藥等激烈的干預措施,可能因為熱度已退而忽略引起發熱的真正元兇。
如果嬰幼兒只是發燒到38度左右,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為其服用退燒藥的。自行退燒反而更能夠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誤區三:要捂汗。
通常,發燒要經過三個階段,即發冷、發熱、發汗。只有在發冷的階段才應該為寶寶添加衣物,在發熱的階段應該減除衣物才對,而在發汗的時候則可以穿一件比較寬松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誤區四:最好打針、輸液,這樣退燒效果好。
專家解釋,由于發燒通常都是由病毒或者細菌入侵造成的,而抗生素類藥物對病毒沒有作用,而輸液則有其他副作用。因此,專家認為,能自己退燒最好,能吃藥退燒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
而且,在給孩子吃感冒藥、退燒藥時,一定要選取兒童專用類藥物,如果沒有,一定要跟藥劑師問清楚用藥的份量、頻度,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在給定時間內可以服用的藥物劑量有很大不同。
寶寶發燒一定要找準病因,不能病急亂投醫,并且還要找準正確的護理方法,千萬不能觸碰這4大護理誤區。
相關文章
-
寶寶便秘的飲食調理方法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如果是經常吃一些比較干燥的,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便秘的便秘,也會引起孩子出現一些便血,反應遲鈍,記憶
-
寶寶發生對眼后有哪些注意事項斗雞眼被稱為內斜視,使其一般發生在兩歲寶寶之內的群體是非常常見的,使其這由于新生兒鼻梁相對較低,使得寶寶的兩眼的內距變大
-
孩子感冒會有哪些癥狀 小兒感冒癥狀表現感冒是小兒常見疾病,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著涼、吹風、感染病毒等,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會越來越嚴重,那么孩子感冒會有哪些癥
-
腹瀉寶寶要如何護理 寶寶腹瀉食療方法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物不干凈、病菌感染、其它疾病癥狀等,如果寶寶腹瀉情況很嚴重,那么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就醫
-
過量補鈣的危害 增加患結石風險鈣元素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必備的元素,鈣元素對于成長階段的小寶寶們來說更為重要,是孩子骨骼健康發育的必備要素,所以媽媽們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