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護理寶寶的兩個重要階段
我們都希望讓小寶寶健康的成長,作為家長,我們就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尤其家庭護理更為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家庭護理呢?這是家長們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護理寶寶的兩個重要階段。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發展理論中指出,嬰幼兒期的經歷和經驗對人格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許多成人的人格特質都與他們在兒時某一個或幾個發展階段中形成的固著有關。
嬰幼兒生長的第一階段為口唇期,這一時期中嬰兒的快樂大多來自嘴部刺激,所以新生兒至3歲有強烈的吮吸欲。如果這個時期吮吸欲得不到適當滿足,或進食過度(父母誤以為吮吸就是餓而過度喂養),就可能形成口唇期人格特質。到成人階段后,這部分人群可能更易表現出啃咬指甲、暴飲暴食、吸煙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所以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嬰幼兒期對口唇欲的滿足,從而發明了始終讓中國父母不放心使用的安撫奶嘴。關注微信公眾號:媽媽育兒集錦,精致育兒資訊不容錯過。
成長的第二個重要階段是肛門期,大約在1~3歲間。在這一時期,寶寶從排泄活動中得到很大的生理快樂和滿足,所以在這個階段中如何科學地訓練寶寶自主上廁所(potty training)其實也是在教導和培訓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在隨時隨地大小便和自我控制便意之間,寶寶學會了如何在滿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時,顧及環境,顧及衛生,顧及私密,顧及他人,這恰恰是文明和禮儀教育的開始。所以穿開襠褲,雖然方便了大人,卻為孩子的成人埋下了隱患。
寶寶在肛門期的生理滿足和在如廁訓練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會對未來的人格形成產生重大影響。過于嚴厲地把尿把屎或過于放縱的開襠褲式文化,都可能導致肛門期的固著,因而在成人后表現出相對應的缺失性人格特質。
肛門期-排泄型人格,即“隨意排泄”型人格。心理學家發現小時生活和衛生習慣不良,如允許寶寶隨地大小便,都可能會讓寶寶成人后具有排泄性人格,最典型的表現是不遵循規則,殘忍、齷齪,具有破壞性等特質。
肛門期-滯留型人格,即“憋著不排泄”型人格。如果強行把尿或一旦尿褲子尿床就責怪寶寶,甚至打罵寶寶,這可能會使寶寶發展出不排泄人格,即固執、吝嗇、墨守規矩不敢嘗試新事物,過于死板等性格特征。其實1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建立羞恥感和自尊心,這時父母應盡早把“大小便是私密的一部分”的信號傳遞給孩子。
如何做好幼兒的家庭護理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幼兒成長時期的兩個重要的階段,我們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做好日常的護理,這樣才能保證小寶寶的健康成長。
-
寶寶便秘的飲食調理方法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如果是經常吃一些比較干燥的,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便秘的便秘,也會引起孩子出現一些便血,反應遲鈍,記憶
-
寶寶發生對眼后有哪些注意事項斗雞眼被稱為內斜視,使其一般發生在兩歲寶寶之內的群體是非常常見的,使其這由于新生兒鼻梁相對較低,使得寶寶的兩眼的內距變大
-
孩子感冒會有哪些癥狀 小兒感冒癥狀表現感冒是小兒常見疾病,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著涼、吹風、感染病毒等,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會越來越嚴重,那么孩子感冒會有哪些癥
-
腹瀉寶寶要如何護理 寶寶腹瀉食療方法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物不干凈、病菌感染、其它疾病癥狀等,如果寶寶腹瀉情況很嚴重,那么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就醫
-
過量補鈣的危害 增加患結石風險鈣元素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必備的元素,鈣元素對于成長階段的小寶寶們來說更為重要,是孩子骨骼健康發育的必備要素,所以媽媽們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