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怎樣讀懂寶寶的心思?
很多媽媽覺得很困擾,因為他們聽不懂寶寶說什么,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干嗎。所以很多時候,寶寶明明那么說了,可是你照著他的意思去做,他卻會大發脾氣,讓媽媽覺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其實本質的原因不在寶寶不講道理,而是我們根本不懂孩子的心思。 因為孩子的語言能力有限,他說出某個詞來,實際上要表達的也許根本就不是這個詞表面要表達的含義,而是跟這個詞有著某種邏輯關系的另外的意思。
朋友家有個快2歲的孩子,叫天天,他語言的發展非常有特點,說起來也很有意思。撿來說說,也許對論壇那些聽不懂孩子說話的媽媽會有些幫助。
我們來分析一下他常說的幾個詞,也許就會發現孩子表達自己的一些特別的邏輯:
實例1:天天被困在某個角落里,出不來,急得他大喊:“門!門!門!”
他這個“門”有很多的含義,第一是指真正意義上的門,二是指他被困在某個地方,他要找一個出口出來,所以這個“門”還有“出口”和從什么地方“出來”的含義。
實例2:天天沒完沒了在那說“樓梯”,大家都以為他要去爬樓梯,但是不是。
天天的這個“樓梯”第一層含義當然還是“樓梯”,第二層含義則是“高處”,第三層含義是“要爬高”,因為爬樓梯,人的空間位置就會提高,他就把“樓梯”這個詞跟一組有相關聯系的概念掛上鉤,因此,當他想要爬高,或者想要去夠放在高處的某個東西的時候,他也會說“樓梯”
實例3:天天指著某個身體部位說“藥”,大家都以為他是要吃藥,其實不是。
他這個“藥”字也不單單是一個名字,第一層含義是“吃藥”,第二層含義則是他有點不舒服、因為每次不舒服,他都會吃藥。他就會把身體的所有不舒服諸如痛、癢等都跟這個“藥”字聯系起來。
實例4:天天看姑姑在吃藕,然后突然開心地大叫:“牛!牛!牛!”把所有人都弄得莫明其妙。誰也不明白他在說什么。看人家都沒明白,他又補充了一句:“蠻波波”。
原來是姑姑吃藕的時候,藕斷絲連,這使得姑姑看起來象被繩子牽著的牛,我們老家對小孩說牛都叫“蠻波波”,當別人都不明白他這個“牛”的含義的時候,他就用另外一個詞來替換。實際上,他把所有跟繩子、絲、線有關的東西跟牽牛的繩子聯系起來了,繼而跟牛扯上關系,這就是他的邏輯。以后每次要吃藕,他都會說“蠻波波”。
孩子語言的發展其實跟古人類語言的發展是有著某種聯系的,也許這種聯系就是通過遺傳基因一代代流傳下來。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古漢語,那也是語意十分豐富的,所以一個詞就是一個情景,一句話就是一個故事。如果我們能回過頭生活在那個時代,理解了每個詞與外界事物之間的這種聯系與邏輯關系,那么古漢語可能就會非常好懂了,一點都不晦澀了。如果我們以理解古漢語的方式來理解孩子的語言,我們就會變得善解人意多了。
-
缺失的父愛,對孩子有那三種影響我們對于小孩子來說成長就應該要參與,那么這樣才可以對孩子的身體或者是身心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的,尤其是父親方面父愛無疆,
-
寶寶學爬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每個人都從小慢慢成長過來的,從呱呱墜地后便開始從爬行逐步學會走路和跑步等過程,特別是每當看到寶寶學會爬行是讓家長非常
-
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怕生心理一般寶寶由于年齡偏小,使之日常特別怕陌生人,尤其是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后都會很快的躲到父母身邊,更不要說主動和他人進行正常交
-
日常有哪些食物利于孩子長高現在的社會當中,不管在進行找工作,還是在日常相親的年齡,使之人們都較為看重的是自身身高,每個家長無不希望讓自己的寶寶能夠
-
寶寶不能吃哪些水果水果是一種營養元素非常高的食物,所以日常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對日常的寶寶來說,為之適當的增加些水果攝入給其帶來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