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音樂胎教的5大誤區
盤點:音樂胎教的5大誤區。科學的音樂胎教,需要考慮母嬰在不同階段的周期變化、音樂的種類、家庭的個性特點、文化背景、生活追求、音樂能力等等。如果音樂胎教誤入歧途,反而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嚴重的會造成嬰兒畸形或心理閉鎖。
誤區一 懷孕十個月,都聽一種曲
預產期為7月的準媽媽陳女士自稱,現在對胎教音樂有點麻木:“我老公在ipod上設置了‘胎教音樂庫’,20首曲子,從懷孕兩個月起就不間斷地放給我聽,都沒新鮮感了!”
“懷孕十個月,都聽一種曲”并不對。高眉揚建議,準媽媽處于孕期的不同階段,音樂的選擇也有差別。例如早期應聽一些輕松、愉快、詼諧、有趣、優美、動聽的音樂,使孕婦感到舒心。中期的胎兒生長發育快,聽覺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胎教音樂的內容應更豐富,如大提琴獨奏曲或低音歌聲或樂曲之類。父親的低音唱歌或者哼一些曲調,胎兒會更容易接受。
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孕婦由于面臨分娩,難免有些憂慮緊張的感覺。由于體重的增加,孕婦會感覺身體的笨重、勞累。為此,這時期播放的音樂,音色上要柔和、歡快一些,例如弗蘭茲·雷哈爾所作的《風流寡婦圓舞曲》,令人聽了不由自主嘴角上揚。而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配樂《永遠同在》,傳遞出“希望永在”的意象,可增強孕婦戰勝困難的信心,由衷地產生一種即將做母親的幸福感和勝利感,并把這種愉快的感覺傳給胎兒。
誤區二 音樂胎教不需要準爸爸配合
一般胎教音樂會都會邀請準父母一起參加。然而,媽媽入神傾聽、爸爸恬然入睡的情景可謂音樂會的常見一景。有的準爸爸振振有詞:“音樂胎教是給老婆和她肚中的胎兒聽的,我只是陪客,未必要聽。”
其實,音樂胎教不僅僅是準媽媽一個人的事,也需要準爸爸的密切配合。在聽音樂時,準爸爸可以溫柔地撫摸腹中胎兒,和他說說悄悄話。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孕媽咪放松心情,還能進行良好的親子互動。
專家建議,孕中晚期胎教時不妨采取“準媽媽教唱、準爸爸學唱”的形式,讓寶寶提前“聽”到爸爸的聲音,有助于在寶寶出生后提升對準爸爸的親切感。
誤區三 音樂胎教=聽世界名曲
31歲的導游鄭鋼妻子被查出懷孕兩個月。興奮之余,他準備對寶寶進行音樂胎教,但是,究竟該選擇哪些曲目作為胎教音樂呢?妻子的“閨蜜”推薦他聽聽民樂小曲和流行樂曲。“通俗音樂哪有高雅音樂的感染力強?”他的一位音樂發燒友朋友不以為然,推薦了貝多芬的交響樂、德沃夏克的作曲集等世界名曲。誰說得對?鄭鋼犯了難。
-
流感來襲兒科迎就診高峰 兒童預防流感的方法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在也是流感的高風的季節,那么很多孩子都會被這個疾病給困擾著,那么這樣的話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一些正常的生活
-
無聲世界,AI上閱讀,讓聽障兒童享受無聲世界的快樂通過智能小程序幫助聽障兒童無障礙閱讀,用科技助力聽障兒童的語言發展。
-
如何給寶寶安全更換紙尿褲我們都知道只要過著生活中也是吸引很多的新生兒必須要使用的東西的,可是在使用的時候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紙尿褲的牌子也是各不
-
小兒秋季腹瀉分成4個類型一般來說,到了天氣非常寒冷的情況下,可能很多小寶寶都會出現一些感冒,咳嗽發燒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如果是小寶寶,經常高燒不
-
懷孕了? 有這些表現就對了!近日,北京一組小道士造型照片在網絡上走紅,三個小朋友萌態可掬,可愛值爆表。網友直呼:看著他們,心都要萌到化了。三個“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