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腦血栓病人的六大護理原則
腦血栓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多見于中老年人,該病致殘率較高,常留下程度不等的殘疾,如偏癱、單癱、兩側癱、運動困難、語言障礙、知覺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偏盲等后遺癥。那么腦血栓病人的護理原則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專家對此的講解。
一、心理護理
腦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發展快、恢復期較長,患者常產生焦慮不安、低落、悲觀失望、厭倦等情緒。患者希望能被醫務人員尊重和重視,期待安全可靠的診療護理,醫務人員應給予周到細致的生活護理,用護理技巧填補患者的體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進自主生活的恢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二、肢體功能鍛煉護理
1. 按摩:按摩可促進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減輕浮腫,使皮膚和皮下組織血運豐富,改善營養,可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上肢從手指開始至前臂、肩關節周圍;下肢從腳趾到小腿、大腿、髖關節周圍,連續1周,按摩要輕柔、緩慢有節律地進行。2.在床上活動:癱肢鼓勵患者鍛煉患肢,做各種活動。3.運動訓練:首先要利用各種方法恢復和提高肌張力,誘發肢體的主動運動,預防關節攣縮,運動訓練由易到難。4.肩關節活動:臥位時上舉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動,如用手摸臉、前額、枕頭等;坐位時直臂前舉、外展、后伸及上舉。5.肘關節活動:肘關節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關節背伸,掌指關節向各個方向活動以及對掌、對指、抓拳、舒展掌指等。7.手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精細動作訓練:用小皮球練手指的屈伸、并攏、分開等動作;也可通過用匙、用筷、寫字、梳頭、系扣子等動作來訓練手指。8.關節的運動:反復屈伸關節、髖關節及活動足指關節,逐漸達到上抬癱瘓肢體。
三、站、立、走的指導
隨著病情好轉、肌力的恢復,首先選取半坐臥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適應后協助患者坐于床邊,或床邊站立,當患者能獨立站立和保持體位平衡后才可逐步練習行走。
-
流感來襲兒科迎就診高峰 兒童預防流感的方法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在也是流感的高風的季節,那么很多孩子都會被這個疾病給困擾著,那么這樣的話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一些正常的生活
-
無聲世界,AI上閱讀,讓聽障兒童享受無聲世界的快樂通過智能小程序幫助聽障兒童無障礙閱讀,用科技助力聽障兒童的語言發展。
-
如何給寶寶安全更換紙尿褲我們都知道只要過著生活中也是吸引很多的新生兒必須要使用的東西的,可是在使用的時候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紙尿褲的牌子也是各不
-
小兒秋季腹瀉分成4個類型一般來說,到了天氣非常寒冷的情況下,可能很多小寶寶都會出現一些感冒,咳嗽發燒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如果是小寶寶,經常高燒不
-
懷孕了? 有這些表現就對了!近日,北京一組小道士造型照片在網絡上走紅,三個小朋友萌態可掬,可愛值爆表。網友直呼:看著他們,心都要萌到化了。三個“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