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三大壞習慣是大腸癌首要誘因
癌癥已經成了人們心中一個可怕的惡魔,而腸癌是近年來發生率不斷提高的一種癌癥,它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腸癌的發生的呢?在這里,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三大壞習慣是導致大腸癌的首要誘因。
一、不愛體檢 80%腸癌發現已是中晚期
腸癌的早期癥狀和痔瘡等很多其他常見腸道疾病相似,導致8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專家說,腸癌確診并不難。80%的腸癌會發生在直腸的中下段,做個指檢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把腸鏡列入例行體檢是勢在必行的。實際上,體檢對發現病情很重要,而老百姓除了單位組織的體檢,自身主動體檢的很少,能堅持長期體檢的在人群中不到二成,連醫院的醫務人員都無法長期堅持體檢,主要原因是體檢費用、老百姓對體檢不重視,另一個原因與腫瘤生長特點有關。他介紹,腫瘤是無痛性生長,最能迷惑人的免疫機制,因此,往往要等腫瘤有明顯壓迫性時,才會被發現,而這時往往已是中晚期。
二、多葷少素 飲食結構失調
“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一般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我們的腸胃并不習慣高脂肪。”專家說,肉食成為腸癌的主要誘因之一,愛吃肉食者,一般相對攝取蔬菜、水果的量較少,導致膳食纖維攝入較少。膳食纖維有增強腸蠕動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腸道中若缺少膳食纖維的幫助,就容易發生便秘,便秘會延長毒素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對腸道造成傷害。此外,有研究顯示,食用紅肉的人其細胞內亞硝酸鹽的水平升高,而亞硝酸鹽能夠附著于DNA上,使之更易發生變異,從而增加癌癥發生率。專家建議,飲食的葷素黃金比例應該為2:6,即2分葷6分素,避免大量肉食加重胃腸負擔。同時,要少吃煎炸類食物,以免埋下健康隱患。
三、少動多坐 不愛鍛煉患病風險高
臨床上腸癌多發于40歲以上的人群,男女比例接近,但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從發病人群來看,一些常坐辦公室、活動較少的患者占了較大的比例。45歲的秦女士就是其中一例。秦女士因為原有腸息肉,時有肚子痛,并伴有消瘦,精神很差,后通過腸鏡檢查發現為結腸癌廣泛轉移,已經屬于終末期了。
專家說,減少腸道息肉發病率是防止腸癌的最關鍵因素。《英國癌癥雜志》刊登了一項新研究發現,經常鍛煉有助于促進免疫系統健康、減少腸道炎癥和幫助降低胰島素水平等,可以顯著降低腸癌危險。經常鍛煉的人罹患腸道息肉的幾率降低16%,發生較大息肉或癌變息肉的危險降低30%。而習慣于久坐生活方式的人則更可能發生惡性腸道息肉。
-
流感來襲兒科迎就診高峰 兒童預防流感的方法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在也是流感的高風的季節,那么很多孩子都會被這個疾病給困擾著,那么這樣的話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一些正常的生活
-
無聲世界,AI上閱讀,讓聽障兒童享受無聲世界的快樂通過智能小程序幫助聽障兒童無障礙閱讀,用科技助力聽障兒童的語言發展。
-
如何給寶寶安全更換紙尿褲我們都知道只要過著生活中也是吸引很多的新生兒必須要使用的東西的,可是在使用的時候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紙尿褲的牌子也是各不
-
小兒秋季腹瀉分成4個類型一般來說,到了天氣非常寒冷的情況下,可能很多小寶寶都會出現一些感冒,咳嗽發燒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如果是小寶寶,經常高燒不
-
懷孕了? 有這些表現就對了!近日,北京一組小道士造型照片在網絡上走紅,三個小朋友萌態可掬,可愛值爆表。網友直呼:看著他們,心都要萌到化了。三個“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