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孩子的隱性多動癥
文靜孩子的隱性多動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癥劃了等號,使得許多好動的孩子受到誤解,又使許多文靜內向的多動癥兒童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其實,小兒好動并不代表多動,而小兒文靜也并不代表不會患小兒多動癥。
“多動癥”不一定都多動
有些家長認為“多動癥”就是有多動的表現,事實上,在多動癥患兒中,有些并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她們平時并不多動,看上去很文靜,但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是老師眼中的“聰明笨小孩”,突出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學習困難,做事拖拉,粗心大意,久而久之,易產生自卑、消極心理,出現厭學、逃學、說謊等行為。為此,有些并不多動的孩子也可能患有“多動癥”,這一點應當引起家長注意。
“多動癥”實際上是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有三大核心癥狀,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專心)、多動及沖動。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為主,有的以多動、沖動為主,更多的則是三者并存。”
兒童多動癥實際上是指多動注意障礙,自控能力差是多動癥兒童的核心問題。患兒中約有1/4并沒有活動過多的癥狀,這類孩子平時并不多動,甚至看上去挺安靜,沒有過多的小動作,但注意力不能集中。這樣的孩子一般性格較內向、固執、不靈活,而且容易沖動。平時總喜歡獨自一人玩,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多動癥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一般表現在活動過多、沖動任性、注意障礙、學習困難、行為異常和神經系統輕微異常,有沒有過多的動作并非是判斷多動癥的惟一依據。活動不多的多動癥兒童除了不多動外,其余多動癥的臨床表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最突出的表現是思想集中困難即注意力集中障礙、反應遲鈍、動作緩慢、做事拖拉、效率很低,這種類型的多動癥兒童容易被誤認為智能落后或單純學習困難兒童。
現在,不知道多動癥的父母很少,但在大家的觀念中,多動癥的孩子要么經常惹是生非,引起爭端;要么成天廢話連篇,影響他人學習;或者是小動作不斷,不是玩橡皮就是咬鉛筆。很多家長尚未意識到,孩子思想總是不由自主地“開小差”也應考慮一下孩子是否患有多動注意障礙,而這極易造成孩子得不到及時治療而延誤病情。
如何區別兒童“好動”與“多動”?
雖然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癥似乎一樣,其實是不難區別的。
一是有無目的性
好動兒童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動癥兒童的活動是無目的的、雜亂的。
二是有無離奇性
好動兒童即使特別淘氣,他的好動并不離奇,能為人們所理解;多動癥兒童的多動,則離奇得讓人難于理解。
三是有無選擇性
這一條最關鍵。兒童的“好動”常常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具有選擇性,比如在學習活動上表現為“好動”,而在看電視或做游戲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則能專心致志;多動癥兒童的“多動”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是沒有選擇性的,不論什么場合什么活動都不能使其安靜下來全神貫注,都會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按說,這些都是不難區分和理解的。可是,為什么有些家長朋友卻沒有發現和理解,而是簡單的把好動和多動癥劃了等號?除了有些廣告宣傳的誤導外,關鍵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較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于家長對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問題的是極少數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來找去就有了“重大發現”:孩子學習不專心,好動。于是,想起了多動癥,于是,孩子從此有了一個標簽貼在了身上。
-
孩子肥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平時在校園里面,可以看到許多的“小胖子”,他們不僅身體變得很沉重,還會由于外界輕視的目光,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負擔。而想要
-
有助于寶寶長高的五大關鍵點 快來了解吧!寶寶是一個家庭里面的未來與希望,父母們都十分重視寶寶的成長。對于寶寶的身高,相信大多數的父母們都是十分關注的。今天,尋醫
-
孩子性格孤僻 原來是缺少父愛近段時間,電視熒屏上面的親子類節目《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都獲得了不俗的收視率。人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是在思考父
-
六大經典玩具 令寶寶度過快樂童年孩子的童年生活是無憂無慮而且是夢幻多彩的,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少不了玩具的陪伴。提及這些玩具,大家還記得多少呢?今
-
孩子成長的六個時機 你知道嗎?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有父母們陪伴與鼓勵。小小明星王詩齡,無論是在T臺走秀還是在片場拍片,都會有媽媽李湘或者是爸爸王岳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