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走之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寶寶會走之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比同齡寶寶走路晚些,就著急啊,好像自家的寶寶在走路上有什么問題似的,今天我們先不急寶寶走路的問題,先談談寶寶會走之前應該注意的問題。
1寶寶學走路是不是太晚了?
寶寶多大才會開始學走路呢?一般來說,9-15個月開始學走都算正常,學走6個月后大部分寶寶已經能走得很好了。影響寶寶學步時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寶寶的性格啦,體型啦,是不是有哥哥姐姐啦,以前摔跤的經歷啦,等等。
有些寶寶天生是冒險家,他們不怕嘗試,不怕摔倒,很早就開始學走了。也有些寶寶相對謹慎一些,要等完全準備好才愿意開始嘗試。媽媽們不要拿寶寶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讓他自己決定什么時候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吧。
如果寶寶已經滿18個月了,卻還沒有踏出第一步,媽媽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2這些走路姿勢正常嗎?
在全家人的期盼下,寶寶終于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但寶寶怎么是O型腿呀?好不容易不那么明顯了,又變成X型腿了,有時候又像芭蕾舞演員一樣踮著腳走路……寶寶你到底腫么了,讓為娘哭一會兒。
其實,大多數寶寶的膝內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和踮腳走路都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和懷孕期間寶寶被擠壓在子宮內,寶寶初學走路缺乏經驗,以及韌帶、骨骼尚未發育完全等因素有關。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和走路經驗的積累,這些現象會自行改善和消失。一般O型腿(膝內翻)和踮腳走路會在寶寶1歲半-2歲間消失,X型腿(膝外翻)的情況也會在寶寶上學前(5-7歲)得到改善。
如果發現寶寶兩條腿的彎曲程度不一樣,走路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疼痛,媽媽們就要引起重視了,建議及時咨詢兒童保健科醫生。
3寶寶經常跌倒怎么辦?
寶寶剛學走路那會兒是媽媽最累的時候,整天彎著腰跟在后面,生怕他磕到碰到。有些媽媽為了保護寶寶和自己脆弱的腰部,會借助“坐式學步車”“學步帶”這類神器,但其實這樣做起不到什么幫助,使用不當還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
媽媽們要淡定,在學步期,摔跤是很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起初,寶寶還不太會掌握平衡、控制速度,也不知道該如何停下。只有通過一次次的摔倒,寶寶才能逐漸掌握走路這項新技能。
媽媽要做的不是防止寶寶摔跤,而是保護他不要受傷。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柔軟的學步環境,比如在地上鋪上地毯或爬行墊,確保四周沒有凸起的角或容易跌落的物品,地面不會太滑等。
另外,寶寶摔倒時,媽媽不要表現的大驚小怪。給他一個安慰的擁抱,然后鼓勵他繼續練習,這樣寶寶也會覺得摔跤沒什么大不了的。
4要不要給寶寶穿鞋呢?
可能你已經早早地給寶寶買好了新鞋,就等著他學步時給他穿呢。但對于初學走路的寶寶,沒有什么比光著腳丫更好的了。光腳走路不僅能刺激寶寶豐富的腳底神經,促進他的血液循環,加強足弓,強健腳踝,還能讓寶寶的腳趾更牢固地抓住地面,防止滑倒。
要是天氣寒冷,你可以給寶寶穿上一雙防滑襪。如果帶寶寶外出,給他挑選一雙柔軟、防滑、合腳的鞋子。記得每個月都要給寶寶檢查鞋子是否合腳,因為寶寶的腳長得飛快,可能2-3個月就要換新鞋了。
5不用“學步車”“學步帶”,那我還能做什么?
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學走路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能“袖手旁觀”呢?總得做點什么幫幫他吧。你的確有努力的余地,這些事兒是對寶寶有幫助的:
寶寶,來抱抱
蹲在離寶寶幾步遠的地方,然后張開雙手讓他走向你,對寶寶說一些鼓勵的話,還可以利用他喜歡的玩具吸引他。
有趣的賽道
用枕頭、靠墊等較柔軟的東西給寶寶設置障礙,搭建一條“賽道”,然后讓他繞過去或者跨過去。媽媽可以在一旁拿些玩具吸引寶寶,同時注意他的安全。
溫馨提示:綜上所述在寶寶還不會走路時,我們可以采用這些方法幫助寶寶,鍛煉寶寶,但也不能因為寶寶走路較晚就疑神疑鬼的,寶寶如果沒有特別不適的地方,要相信咱家的寶寶時健康,會走路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咱不急。
-
給寶寶購買紙尿褲需注意什么大家都非常關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出生之后,家長會給孩子購買紙尿褲,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些事情,購買紙尿褲時,要注意產品的質量
-
護理新生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寶寶在剛剛出生以后,作為爸媽的朋友們經常會慌手慌腳的,不知道該如何護理新生兒。而且有些父母很粗心,不僅不會護理,還會做
-
寶寶會走之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寶寶會走之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比同齡寶寶走路晚些,就著急啊,好像自家的寶寶在走路上有什么問題似的
-
夏季注重四大細節 寶寶吹空調不感冒炎熱的夏季儼然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夏季里,許多家庭都會因為忍受不了高溫,而選擇打開空調。大家知道的是,如果因為吹空調而導
-
預防寶寶吐奶這些方法最管用吐奶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的幾個月中每天基本都要吐奶,面對這些突發情況,新爸媽們千萬不要著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