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胖寶寶總生病可能是泥膏型體質
白胖寶寶總生病可能是泥膏型體質,新生兒眉弓、臉頰上有小紅疹,或眉弓上有像頭皮一樣的東西,這屬于“泥膏體質”,也稱“滲出體質”。越來越多的“泥膏型體質”孩子的出現,不僅讓眾多父母和家人憂心忡忡,同樣也引起了兒科專家的擔憂。
案例:白胖孩子為啥總生病?
一歲多的林林,長得白白胖胖,非常討人喜愛。每當媽媽抱著他在社區里玩耍時,四面的大人都忍不住想逗他玩。
但讓林林媽媽煩心的是,固然才一歲多一點,林林卻不時是病院里的常客,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并且每次生病都要好長時間才能痊愈。
于是,媽媽特地抽時間帶著林林到兒科做了個全面檢查。檢查后果進去后,醫生意外埠告訴林林媽:“孩子屬于‘泥膏型體質’,這也是小家伙常常生病的次要緣由,這種體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飼養不當構成的。”林林媽一聽感覺非常懷疑:“不會吧?林林不時吃的都是母乳,輔食也一般給他添加了啊,怎么會是飼養不當呢?許多人不都說母乳飼養好嗎?我的奶水好著呢!”
專家說:“臨床中,像林林這樣白白胖胖但常常生病的孩子很罕見,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業內把這種體質的孩子一般統稱為‘泥膏型體質’,其次要個性就是虛胖,看著很健康,其實體質很差。”
那么,“泥膏型體質”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些孩子是因為單純的母乳喂養,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導致體內營養缺乏造成的。也有一些孩子雖然在喂養過程中也添加了輔食,但輔食的種類卻以淀粉類為主,魚泥、肝泥、豆類、配方奶粉等輔食沒有添加或很少添加,結果造成孩子體內脂肪堆積,蛋白質、微量元素缺乏,繼而出現了肌肉松弛、抵抗力差的情況。
此外,還有一些母親在給孩子喂奶粉時加糖過多,這種情況也很容易造成孩子虛胖,影響身體對鈣、鐵、鋅的吸收,同時還會導致齲齒的出現。
專家介紹,中醫認為,“泥膏型體質”的孩子一般表現為脾胃氣虛、氣血兩虛或者痰濕型體質,但具體來說還是喂養不當造成的。
專家建議:合理飲食配合中藥調理
越來越多的“泥膏型體質”孩子的出現,不僅讓眾多父母和家人憂心忡忡,同樣也引起了兒科專家的擔憂。
因此,專家提醒廣大家長,為了避免更多“泥膏型體質”孩子的出現,母親一方面要堅持母乳喂養,另一方面等孩子到了4~6個月大時,也要注意合理地添加各類輔食,以便及時補充母乳內營養成分的不足,保證孩子正常成長所需要的營養。對于沒有喂養經驗的媽媽來說,必要時可以到醫院找兒科醫生進行咨詢,或者在兒科專家的指導下合理添加。此外,還要讓孩子到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并根據季節的變化增減衣物避免感冒。
對于那些已經出現“泥膏型體質”特征的孩子來說,父母除了應及時在飲食上進行合理搭配外,從根本上調理體質也非常重要。專家介紹說,通過診斷,如果屬于脾胃氣虛為主的孩子,除了應在飲食上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外,還要進行健脾益氣的治療,改善體質,增強消化功能。一般可以服用嬰兒素、參苓白術散、健脾丸等中成藥;對于呼吸道反復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來說,可以服用口服液等進行治療調理;而對于氣血兩虛的患兒來說,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生血的藥物如八珍丸等,也可以適當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和鐵劑,飲食上則要多吃富含鐵及維生素的食物。
專家還談到,痰濕型體質的孩子因為脾胃氣虛,容易咳喘、拉肚子以及出現受涼感冒后痰多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滲出性體質或過敏性體質。對于此類患兒,治療時可以使用健脾燥濕的藥物。在飲食上,這一類孩子宜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膩、生冷、太酸、太咸的食物以及海鮮等。
-
5大開發寶寶智力小妙招 簡單又易學寶寶智力開發與成長時期密不可分,3歲之前寶寶大腦發育快是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寶寶開
-
從寶寶的頭發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寶寶在出生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身體還處于發育的過程中。但相信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寶寶的頭發也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態。針
-
帶你了解新生兒的各項感觀能力新出生的嬰幼兒,身體狀態還處于繼續發育的階段,與成年人相比,其感觀能力還不夠完善,但也在逐漸地發育。所謂的感觀,指的就是
-
寶寶的睡眠姿勢不對會影響顏值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聰明可愛、漂亮顏值高的孩子。而在后天因素的影響下,其實也能夠對一些人的樣貌,進行改變的
-
讓孩子長高的方法有哪些呢對于很多家長而言,孩子能夠長高,自然是一件值得令人開心的事情。可是有些家長本身并不具備優勢,所以會擔心在遺傳的影響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