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戀物怎么辦 試試這幾招吧!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會對周邊的失去產生依賴,從而導致對一些物品有戀物情結。戀物情結對于寶寶而言是有危害的,父母們不應該忽視。那么,當父母發現寶寶戀物的時候,父母們應該怎樣做呢?今天,尋醫問藥網站的小編就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寶寶戀物多是因缺乏安全感
寶寶戀物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是因缺乏安全感所引起的一份心理需求,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其中以2歲時表現最為強烈。
寶寶戀物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有些寶寶戀物的時間很短,而有些寶寶則能一直持續到上小學。另外,雖然有些寶寶已經基本不再戀物,但是某些突發事件卻可能激化寶寶的焦慮狀態,進而重新戀物。比如生活環境的巨大改變、父母離異、遭受暴力侵犯、與親人生離死別等。尤其是那些生病住院的幼兒,更是需要熟悉的物體作伴。
最易讓寶寶依戀的5種物品
乳房、奶瓶
吃是寶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這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寶寶就會格外關注與吃有關的物品,以得到滿足感,比如乳房、奶瓶等。
指頭、玩具或拳頭
這些物品能讓小寶寶自己完全掌控,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使寶寶更加愉悅,盡快丟掉負面情緒。
毛毯
長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舊的毛毯是寶寶最容易迷戀的第二種物品,這是因為它上面有寶寶熟悉的味道,并且能讓寶寶聯想到媽媽的輕柔細語。
柔軟物品
柔軟的物品能傳達出令人心安的訊息,比如安撫性奶嘴、奶瓶、毛巾、被子、枕頭、玩偶、手套等。
照顧者的身體
除了具體的單個物品之外,主要照顧者的身上部位也常成為寶寶容易依戀的,如耳朵、手、頭發等,甚至有些媽媽必須保持固定的頭發長度,這樣寶寶才能安心玩著頭發入睡。
孩子會因“戀物”不“戀人”嗎?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安全物可轉移孩子對媽媽的感情。這些孩子將媽媽或爸爸或安全物看做一個“依戀系統”。不論有沒有舒適的“安慰者”,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
過去存在著一種誤區,認為孩子戀物就預示著長大成人以后會有心理問題,而現在,心理學家卻普遍認為,安全物在兒童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可以使兒童學會如何在難以應付的環境中自我安慰。
孩子戀物該不該糾正?
孩子戀物并不是病態,而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一般不需要糾正,但家長要保證寶寶依戀物的衛生和安全。對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可給予充填物,六個月以上的充填物必須無小掛飾,以免孩子咬下吞入腹中。
對于過于依戀安全物的孩子,比如小毛巾不許洗,誰也不能碰,父母則需要學習一些糾正的方法。
正確糾正寶寶戀物的方法:
1、盡量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
2、睡覺時,爸爸或媽媽陪伴孩子并給他講故事,或在孩子的臥室里點一盞小燈,減少孩子一個人獨睡的恐懼。
3、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4、睡覺前給孩子播放舒緩的音樂,使孩子獲得平靜以及心靈的安撫。
5、平時多擁抱孩子,多拍撫孩子的背部和頭頂。
6、避免硬性讓孩子與父母分開睡。
7、多準備幾個遷移物,如兩三個小枕頭、幾個相似的毛絨玩具,讓孩子難以對某一個“情有獨鐘”。
8、豐富孩子玩耍的對象,擴展孩子的視野,誘導孩子把注意力和興趣對象朝著更為廣泛的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內容。如果大家對于這個話題還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將會為您提供專業的解答。尋醫問藥網站祝愿您與您的家人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
5大開發寶寶智力小妙招 簡單又易學寶寶智力開發與成長時期密不可分,3歲之前寶寶大腦發育快是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寶寶開
-
從寶寶的頭發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寶寶在出生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身體還處于發育的過程中。但相信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寶寶的頭發也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態。針
-
帶你了解新生兒的各項感觀能力新出生的嬰幼兒,身體狀態還處于繼續發育的階段,與成年人相比,其感觀能力還不夠完善,但也在逐漸地發育。所謂的感觀,指的就是
-
寶寶的睡眠姿勢不對會影響顏值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聰明可愛、漂亮顏值高的孩子。而在后天因素的影響下,其實也能夠對一些人的樣貌,進行改變的
-
讓孩子長高的方法有哪些呢對于很多家長而言,孩子能夠長高,自然是一件值得令人開心的事情。可是有些家長本身并不具備優勢,所以會擔心在遺傳的影響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