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總是不開口發聲怎么辦
小寶寶在出生以后,還要經歷很長時間地生長發育,才會逐漸地學會走路、學會說話……這些都是有規律可循的。然而部分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很長的時間內是不開口發聲的,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通過本文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什么是口腔功能訓練?
我們的口部結構包括了下頜、舌頭、唇以及周圍的肌肉。
口腔參與了進食以及發聲的復雜運動,通過下頜、舌頭、唇和周圍肌肉的搭配運動,幫助我們發出聲音,變化音調,組成音節,形成語言。
簡單的口腔功能訓練涉及對口部構音器官的運動鍛煉,刺激口腔內結構的感知覺,增進孩子發聲的興趣。
誰需要進行口腔功能訓練?
隨 著我們社會家庭條件的改善,很多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過分地擔心孩子沒有牙齒不會咀嚼、過多地使用了一些料理機將大部分食物進行了碾磨、過晚地讓孩子接觸不同質地的食物等,都導致了很多孩子雖然在運動、動作、社交能力等方面發育正常,卻出現了晚開口、不愿說、說話不清楚、甚至不愿讓家長觸碰臉部的情況。
如何在家進行訓練?
增加咀嚼的樂趣:
適用于流口水、口腔松弛的寶寶。
咀嚼一些有彈性的玩具,顏色豐富、形狀多變的嬰兒磨牙器,將食物切成不同的形狀,例如把饅頭切成小三角形,涂上寶寶喜愛的果泥,又或是購買一些形狀不同的意大利面條代替常規的面條,我想孩子一定會更樂于接受。
給予舌頭更多的刺激:
有的寶寶很喜歡吐舌頭,玩舌頭,使舌頭發出很多不同個聲音,有的寶寶就很安靜。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A.寶寶很愛模仿大人的行為,家長可以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多做舌頭的運動,例如:向前伸舌,舌頭向左伸,舌頭向口腔一側頂等動作,孩子不感興趣時可以讓孩子來摸摸你的舌頭,你再把寶寶的手用舌頭吸住,他肯定會感到很新奇。
B.拿一個寶寶的勺子,當寶寶伸出舌頭時,給舌頭一點點刺激。例如輕輕地戳一下舌體,或者用勺子把寶寶舌頭移向左側,再移向右側,可以拍拍舌頭,撓撓舌頭癢癢。
C.定期清理口腔。在孩子未出牙時,我們就應當建立起良好的口腔習慣,含漱清水、或是用指套、牙刷清潔牙齒和口腔。這也是對口腔、舌頭的一種刺激,增加口腔的敏感度,幫助孩子接觸了解自己的身體。
D.舌的運動:大一些的寶寶可以練習一些動作,例如舌頭上卷,舌和上齒吸吮發出聲音,家長可以自己先做,一邊讓孩子模仿一邊拿一面鏡子教孩子發聲。
讓嘴唇動起來:
講到嘴唇,我們可以搭配更多的表情,讓孩子邊看表情邊做動作,這也比較適合大一些的孩子。
A.模仿大笑:閉住雙唇,嘴角上提,做出大笑的表情。堅持-放松可以重復幾次。
B.生氣的表情:將嘴唇撅起或者嘴角下拉。
C.出聲吻:將嘴唇閉緊,然后分開,發出一個接吻聲。
D.夾住物品:可以練習夾住勺子、吸管、也可以配合練習吹吸管、吹口哨等。
什么時候應去醫院
以上介紹的口腔活動適合于0-3歲的寶寶,平時生活中多嘗試練習,和小游戲配合起來帶來親子互動樂趣的同時,也使孩子增加一些口腔運動的機會。但如果孩子以及滿3歲了還不會說話,嚴重流涎,出牙晚,或是等到了小學孩子還口齒不清,大人只能聽懂他50%的話,那還是需要去醫院進行完整的發育評估、語言評估并進行更全面的口腔功能訓練。
面對小寶寶不開口發聲的現象,家長朋友們也不要太慌亂,而是可以及時帶著孩子去咨詢專業的母嬰醫師。在經過詳細地檢查,并且對孩子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后,能夠做出對應的處理措施,進而令寶寶可以正常地發聲,學會叫爸爸媽媽!
-
5大開發寶寶智力小妙招 簡單又易學寶寶智力開發與成長時期密不可分,3歲之前寶寶大腦發育快是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寶寶開
-
從寶寶的頭發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寶寶在出生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身體還處于發育的過程中。但相信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寶寶的頭發也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態。針
-
帶你了解新生兒的各項感觀能力新出生的嬰幼兒,身體狀態還處于繼續發育的階段,與成年人相比,其感觀能力還不夠完善,但也在逐漸地發育。所謂的感觀,指的就是
-
寶寶的睡眠姿勢不對會影響顏值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聰明可愛、漂亮顏值高的孩子。而在后天因素的影響下,其實也能夠對一些人的樣貌,進行改變的
-
讓孩子長高的方法有哪些呢對于很多家長而言,孩子能夠長高,自然是一件值得令人開心的事情。可是有些家長本身并不具備優勢,所以會擔心在遺傳的影響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