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第一周,新媽媽應該怎么做
對于我們的寶寶來說,剛剛出生對這個世界也是比較新奇的,那么你知道對于剛剛出生一周的寶寶來說,我們的媽媽應該如何幫助我們寶寶度過這一個時期才是最好的呢,給我們的寶寶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幫助的,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到底應該如何做。
基礎照顧一:每三天測量一次體溫
小寶寶的內衣的材質以輕軟易吸汗的棉布為佳。切忌用過緊的松緊帶束系,以免影響胸廓發育;新生兒體溫一般在36~37℃。當小寶寶活動力變差、不吃、躁動不安、嗜睡或身體摸起來熱熱的,就要及時測量寶寶的體溫,媽媽們每兩三天測量一次,并注意室內溫度和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
基礎照顧二:洗澡換尿片前不喂奶
給小寶寶洗澡換尿布可在吃奶前完成,可避免造成漾奶。新生兒應使用嬰兒專用洗護品,應在5~10分鐘內洗完澡,隨著長大可以逐漸加長洗澡時間,但是時間不能太長,并注意洗澡間及洗澡水的溫度。
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7天內的新生寶寶臍帶還沒有脫落,不宜將寶寶直接放入浴盆中浸泡,而是用毛巾擦洗腋部及腹股溝處。注意不要將臍部弄濕,以免被臟水污染,如果弄濕了也不必擔心,用棉簽蘸75%的酒精擦拭即可。
此外,小寶寶排便每天在3~4次,當每天大便次數增多且有臭味,又有黏性或膿樣的大便出現,應盡快去醫院診治。一般來說,滿月以后漸漸改為每天1~2次。
基礎照顧三:母乳喂養量
新晉媽媽們請牢記一點,即便母乳再少,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給寶寶。因初乳營養豐富,而且有很好的免疫物質存在其中。不僅可以增強寶寶抵抗力,也可以減少寶寶的各種腸道疾病。
如果媽媽們是母乳喂養的話,寶寶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寶寶吃飽的一種表現。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嬰兒大便的形狀呈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寶寶吃飽了。
除了基礎護理外,新媽媽們最關心的就是寶寶臍帶護理問題。肚臍可說是寶寶天生第一個身體上的傷口,處理不慎輕者導致細菌繁殖引發局部發炎潰爛,嚴重者導致全身感染引發的敗血癥。
如何護理新生寶寶未脫落的臍帶?
剛出生的小寶寶,臍窩里經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會使臍窩和臍帶的根部發生粘連,不容易清潔,臍窩里可能會出現膿液。而即將脫落的臍帶及臍帶眼處,偶爾會有發臭并有少許黃色分泌物,應持續給予寶寶臍帶護理,并保持干燥。
清潔小臍窩方法是:每天用棉簽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輕輕提起臍帶的結扎線,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簽仔細在臍窩和臍帶根部細細擦拭,使臍帶不再與臍窩粘連。隨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簽從臍窩中心向外轉圈擦拭。清潔后別忘記把提過的結扎線也用酒精消消毒。
若情況末改善或有發炎現象(紅、腫、分泌物流出等),應即刻就醫。此外,當男寶寶包尿布時,應將小雞雞朝下,以防臍帶碰到尿液,造成臍帶發炎。給寶寶穿的紙尿褲大小要適當,勿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有些寶寶出生后,會異?摁[,這讓不少新媽媽頭痛不已,范舒凌專家表示,當寶寶哭鬧排除生病與餓了原因時,很有可能是你抱的姿勢不對!專家教你幾招如何神奇止哭抱娃法。
1、制造點特別的聲音
孕期,寶寶已習慣了媽媽子宮里和外界的聲音,出生后,極度安靜的環境,也會讓他哭個沒完。如果你能制造點特別的聲音,寶寶也許就能停止哭鬧,比如讓他聽聽自來水管的滴水聲、吹風機的嗚嗚聲、揉揉塑料袋的聲音等。
2來回搖擺
寶寶喜歡有節奏的來回搖擺,這種方式,模仿了嬰兒在子宮內的感覺,讓寶寶感到放松,你可以把寶寶抱在懷里來回搖擺,也可以讓他躺在躺椅里靜靜感受,這些都是安撫寶寶的有效方法。
此處注意安慰的動作對2-3個月的寶寶尤其有效。但當寶寶再長大一些,他們的體重會變重,就很難再用了。
其實對于上面所說的這樣的現象,我們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式來做,幫助我們寶寶度過這一個周,我非常艱難的事情,給我們的寶寶帶來非常好的營養,所以對于孕媽媽來說,及時的按照上面所說的方式來做,不要危及我們的生命,否則的話傷害著我們的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