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遵守紀律呢
在孩子長大后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意見,這很容易和家長產生矛盾,這時家長該讓孩子服從嗎?我們應該如何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呢?
對孩子而言,造物主的功勞比老師、父母要大得多。盡管如此,孩子還是任由監護人指使擺布。老師們習慣于揮著教鞭,向孩子們發號施令。在《圣經》中有關所 羅門王的故事里,我們也可以找到家長不忍心懲罰孩子、最終孩子進了地獄這樣的情節。對于成人來說,紀律往往建立在威脅和恐懼的基礎上。我們通常認為,聽話 的孩子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孩子太淘氣。
我們常犯的一個基本錯誤是假設一個人只有在意志被摧毀之后才會服從,才能接受另一個人的指令并按其行事。這個判斷適用于教育嗎?難道我們應該在教授孩子知識之前推翻他們腦子里已經形成的一些想法?
當一個人完全有了自己作決定的能力后再選擇遵照別人的指令行事,這種行為就和上面所說的那種“聽話”不同了。這種形式上的服從體現了對別人的尊重,體現 了一種較高層次的理解。如果一個孩子以這種方式聽家長的話,那么家長毫無疑問會很高興。鑒于個人意愿是重要的基礎,而服從是在這個基礎上的稍后一個階段, 兩者事實上是相互聯系的。“服從”這個詞也就有一個較日常含義更高層次的意義,同時代表了個人意愿的一種升華。
服從的自然展現過程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服從是人的自然天性。孩子的服從意識的發展過程,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成熟的、一個自然卻又無法預料的漫長過程。如果人類不具有這種特性,如果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從未獲得這種服從的能力,那么人類的社會活動就根本不可能開展。
隨便看看世界上發生的事,我們就可以了解什么才是會服從的人。這種服從是一種不能輕易被掌控的服從,是為什么許多人輕易就被打擊毀滅的真正原因,它甚至 可能毀滅一個國家。我們這個世界缺少服從嗎?恰恰相反。作為人類發展的一種自然現象,服從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真正缺乏的是對服從的掌控。如果我們為孩子設 計一種可以幫助他們自然成長的環境,那么不難從中觀察到服從這種性格的發展可以算是一個人性格中最顯著的特征。
服從這種性格看上去和孩子其他性格特征的發展沒有什么不同。起初,它完全受生命沖動支配;接著,便上升到了意識的層次;隨后,一步一步發展,直到最終完全受到意志掌控。
讓我們試著描繪一下服從真正意味著什么。對“服從”最膚淺的理解往往是:家長告訴孩子該做什么,孩子按照指示去做。但是研究了服從的自然展現過程后,我們發現這個過程存在三個階段,或者說三個層次。
-
媽媽應給孩子的六大教育,你做到了幾個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媽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會給孩子提供各種所需,但其實媽媽提供的,未必是孩
-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學習用筷子 讓孩子學用筷子進餐的方法筷子是我國的一種獨特餐具,可以說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除此之外,用筷子吃飯可以讓我們靈活使用手指,而且對寶寶的
-
孩子愛說謊怎么辦 怎樣避免孩子說謊說謊在字典中是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真相的一種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部分孩子存在愛說謊的毛病,那么孩子愛說謊怎么
-
寶寶玩什么樣的玩具可提高能力發展玩具是寶寶很喜愛的,特別是一個好的玩具能極大促進寶寶動作協調,而且在玩耍過程中能極大的提高大腦智力的不斷開發,對于影響寶
-
如何安撫寶寶更好適應幼兒園環境在日常一定有看過,為之寶寶剛進入幼兒園時,由于脫離之前的熟悉環境而極為不適應,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情緒,不管在幼兒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