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幼升小 家長有哪些困惑?
對于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絕對不能忽視。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名校,將來有個好的發(fā)展前途。然而,面對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許多家長有很多困惑。就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專家們是怎樣看待幼升小這些問題的。
擇校最重要的是什么?
——“學習氛圍”和“教師態(tài)度”
關于擇校,我覺得不要刻意去追求名校,學校的學習氛圍與教師友好的態(tài)度是擇校最應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而不是只關注名校與硬件。一個好媽媽,其實就是一所學校。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少家長為擇校東奔西走,不辭勞苦。這種家長大多是奔著名校的牌子去的。其實小學主要是孩子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的培養(yǎng)主要依賴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所以說就孩子學習成長而言,小學階段的孩子上一流的小學與二流的小學差別并不大。如果家長愿意學習和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比你孩子上任何名牌學校都要有價值,即使上三流的小學,你也可以培養(yǎng)出一個出色的孩子。
適合孩子的就是好的,而不是名校就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在擇校時應優(yōu)先考慮學校的學習氛圍與教師的態(tài)度,如果這所學校很重視對家長的教育和教師態(tài)度很友好,那么就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家校配合就會越融洽,這種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當然,不管孩子上多么好的學校,家長都絕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和放手不管,再忙也要擔當起自己教育的責任。一個好媽媽就是一所好學校。以為孩子上了好學校就可以獲得良好發(fā)展的家長,未來十有八九是焦頭爛額。父母才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根。
早上學還是晚上學?
——要因人而異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法定年齡是9月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從孩子身心發(fā)展存在差異方面來講,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早入學好還是晚入學好,應從孩子生理與心理發(fā)育的程度來考慮。
有的孩子可能10月份或11月份出生的,但這孩子生理心理的發(fā)展都比同齡孩子好,那早一年入學就很合適。對于當今我們國家的中小學教育來說,少上一年學,就少受一年苦,孩子學習比我們大人工作還累還難啊!但如果你的孩子即使年滿6周歲,但身心發(fā)育都比同齡孩子晚,遲一年讓孩子讀書,那是利多弊少。如果與同齡孩子一起入讀會非常辛苦,甚至步步落后,這時最好的挽救措施就是“留級”,而不是“硬趕鴨子上架”。關于入學年齡,家長要從與孩子身心發(fā)展相適應來考慮,而不是僅看年齡。
入學前有無必要提前識字?
學前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如數概念、能識些字、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于入學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幫助的。學齡前孩子能識多少字,能背多少首古詩,能做多少位的加減乘除運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通過這些活動和知識的獲得點燃求知的火把,從而提高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功感。
學習興趣高和求知欲強的孩子入學后相比一般的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會更高。在談到幼兒園學習知識時,現在談論得最多的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很多人都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就是“幼兒園不應該學習小學的知識”,這個解釋并不全面和正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真正含義不是禁止幼兒園學習小學的知識,而是“不能以小學教育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幼兒的孩子”,如要求一個字寫20遍,一天做20道計算題,作業(yè)和考試等教育方式。
如果孩子有興趣,那不但學一些小學的基礎知識可以,就是學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的知識也可以,重要的是以何種方式來教。內容盡可能寬,接觸的知識面盡可能廣一些,這極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如果你的教育方式是迎合孩子興趣和需要的,那不要說教孩子識字、寫字和計算,你就是教給孩子初中的物理化學知識也可以;如果教學方式是孩子們不愿接受的,那你就是教他認一個數、要求孩子畫一筆畫都是不應該的。
-
媽媽應給孩子的六大教育,你做到了幾個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媽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會給孩子提供各種所需,但其實媽媽提供的,未必是孩
-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學習用筷子 讓孩子學用筷子進餐的方法筷子是我國的一種獨特餐具,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除此之外,用筷子吃飯可以讓我們靈活使用手指,而且對寶寶的
-
孩子愛說謊怎么辦 怎樣避免孩子說謊說謊在字典中是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真相的一種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部分孩子存在愛說謊的毛病,那么孩子愛說謊怎么
-
寶寶玩什么樣的玩具可提高能力發(fā)展玩具是寶寶很喜愛的,特別是一個好的玩具能極大促進寶寶動作協調,而且在玩耍過程中能極大的提高大腦智力的不斷開發(fā),對于影響寶
-
如何安撫寶寶更好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在日常一定有看過,為之寶寶剛進入幼兒園時,由于脫離之前的熟悉環(huán)境而極為不適應,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情緒,不管在幼兒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