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世界,優勝略汰,物競天擇。這既是競爭的魅力所在,同時也充分闡明競爭的殘酷性。有競爭就有失敗,這是存在的必然。在困難面前是一蹶不振,還是及時總結東山再起。廣大青少年朋友更要在困難和失敗面前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積極應對挫折。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一些父母在培養孩子時走進了一個誤區:他們覺得要想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讓孩子多經歷失敗,或是讓孩子過早地承受著壓力,甚至讓孩子去挑戰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圍的事情。
今年3月《華西都市報》報道了四川的一名爸爸,無論春秋冬夏,都會讓一歲左右的兒子光著身子在街上行走,且每天讓孩子露天洗冷水澡,給孩子所謂的磨礪教育。這種隨心所欲不尊重孩子身心成長特點的教育方法,引起育兒專家的批評,因為這很可能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除了身體健康外,忽視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一味給孩子挫折感,還會造成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比如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到過的“習得性無助”現象,這種現象在人類身上的表現就是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和失敗,從而使自己個人的內心充滿了無價值感,喪失信心,變得自暴自棄或者對未來缺乏信心。這不僅不利于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反而有可能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加脆弱和自卑。
那么,孩子的抗挫能力究竟該如何培養?
● 首先,父母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的勇氣
孩子從剛出生時就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有著對未知的探索沖動。從孩子能爬能走時,父母就需要讓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妙,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會弄臟衣物,或弄亂家里的瓶瓶罐罐而限制孩子的自由,同時對于孩子的探索行為給予鼓勵。如果教育得當,到了中小學時孩子就會變得興趣廣泛,樂于嘗試新鮮事物。這時父母就可以進一步發掘孩子身上的潛能,發現他的興趣,培養他的愛好,這對孩子未來事業的發展和人生的方向都會起到重要的影響。
● 其次,讓孩子在做事中擁有成就感
孩子之所以能堅持不懈,很多時候是做事的成功體驗讓他們著迷,他們喜歡完成事情之后父母的稱贊,別人的羨慕。所以,孩子的每個進步都需要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肯定,父母對孩子真誠的肯定和表揚,都是孩子成就感的來源。
● 再次,讓孩子自己承擔相應的職責
許多孩子敢于面對挑戰,是因為他們有承擔失敗的勇氣,而這種勇氣,很多時候都是在其自我承擔中獲得的。很多父母對孩子太多的溺愛和包辦代替,會讓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太順,直至孩子受到大的挫折,摔了個“大跟頭”不肯爬起來時,父母才知道自己對孩子過度溺愛讓他喪失了承擔的能力。
所以,父母要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事,學會自我承擔,比如讓孩子自己定鬧鐘起床,自己處理與伙伴的矛盾,自己去驗證自己的想法等。
【奶爸說】
其實我理解的所謂抗挫折能力,實際上是看一個人心智發展是否健全,是否缺乏適應力、承受力、挑戰精神。而一個人若在這些方面的能力都不欠缺的情況下,會害怕挫折么?問題顯然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說可能會是喜歡挑戰的人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孩子的心智發育過程,也就是最重要的0-6歲階段
在這個階段太多的家長把關注點放在了孩子的身體上,例如健康、安全這類問題,這類問題固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心智成長,心智可絕不是說給孩子過早的灌輸太多知識,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心智發展
-
媽媽應給孩子的六大教育,你做到了幾個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媽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會給孩子提供各種所需,但其實媽媽提供的,未必是孩
-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學習用筷子 讓孩子學用筷子進餐的方法筷子是我國的一種獨特餐具,可以說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除此之外,用筷子吃飯可以讓我們靈活使用手指,而且對寶寶的
-
孩子愛說謊怎么辦 怎樣避免孩子說謊說謊在字典中是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真相的一種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部分孩子存在愛說謊的毛病,那么孩子愛說謊怎么
-
寶寶玩什么樣的玩具可提高能力發展玩具是寶寶很喜愛的,特別是一個好的玩具能極大促進寶寶動作協調,而且在玩耍過程中能極大的提高大腦智力的不斷開發,對于影響寶
-
如何安撫寶寶更好適應幼兒園環境在日常一定有看過,為之寶寶剛進入幼兒園時,由于脫離之前的熟悉環境而極為不適應,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情緒,不管在幼兒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