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焦慮,順其自然才是真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孩子也是一個一個不同的個體,各有各的優勢,同時各有各的不足,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要求孩子完美,要求孩子處處優秀,面面俱到,更不要因為孩子所謂的不足,而過分焦慮,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孩子具體特點。
家長的擔心和顧慮很多,滿懷焦慮。
每一位孩子都是極具天賦的,在我的學生當中,他,雖然只有8歲,但是求知欲非常強,對文字特別敏感,一個人看書可以看好幾個小時,可謂“敏而好學”;他的動手能力也非常強,善于思考和研究任何他看到的和覺得好奇的事物。然而他的媽媽對我說,“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總是看書,我希望他能多說話,他總是說話很少,我甚至懷疑他有沒有自閉癥;他太小了,總是看書我擔心他的思維會受書本的局限,沒有自己的想法;我還希望他能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不麻煩和干擾他人。”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好學,可這位聰明、好學的孩子,他的媽媽卻對他很不滿意。
而另一種情況與此恰恰相反,有一位3歲男孩的母親,時常焦慮的問我:“老師,您有沒有看到我的孩子身上具有與別人不同的或優于別人的地方,或有沒有在哪一方面表現的很出類拔萃?”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類似這樣的家庭有太多太多,父母總是很容易把他們自身的需求和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父母透過個人欲望或自我感受的棱鏡來看待他們的孩子,例如把孩子看做天才、全才、全能的;或認為孩子是一個“重擔”,時常向孩子表達我為了你而失去了什么,堅持著什么,我為了你而多辛苦,你一定要怎樣怎樣;甚至是為了對過去艱難困苦的補償,而將自己未實現的愿望強加給孩子等等,不一而足。他們試圖按照他們的愿望來塑造孩子,最后往往混淆了他們自己的現實世界和孩子的現實世界。
家長到底要怎么做呢?
其實,父母能給予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被愛的感覺以及自己在家里很安全的感覺,無論世道怎樣變幻莫測,家庭的環境都不會有任意變化、反復無常。父母只需要讓他們的孩子了解自己是誰、有獨立意識并且知道父母總是在那里。在某種意義上,父母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護孩子以及孩子步入社會環境的自由。
在具體的親子教養實施中:
首先,父母之間的關系永遠是第一位的。父母之間親昵、和諧,有很好的互動,相互之間表達流暢,沒有過多的情緒困擾和控制,這樣才可以營造一個穩固的“家”的形象,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安心、安全,以此支持和推動親子關系順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和成長。
其次,才是親子關系和教養。每個孩子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孩子的“孤品”,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每個孩子都有“好孩子”的一面,也有“壞孩子”的一面。父母應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順應孩子的興趣和性格特征,去肯定孩子的每一個好的品質,并以身作則循循善誘的教導孩子養成符合社會行為規范的好品質。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管的過多,統得過死,應該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如果家長過分的干預,那樣就會使孩子失去自我,迷失自我。與其過分干涉,焦慮萬分,倒不如平常對待,順其自然來的更有效果。
-
媽媽應給孩子的六大教育,你做到了幾個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媽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會給孩子提供各種所需,但其實媽媽提供的,未必是孩
-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學習用筷子 讓孩子學用筷子進餐的方法筷子是我國的一種獨特餐具,可以說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除此之外,用筷子吃飯可以讓我們靈活使用手指,而且對寶寶的
-
孩子愛說謊怎么辦 怎樣避免孩子說謊說謊在字典中是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真相的一種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部分孩子存在愛說謊的毛病,那么孩子愛說謊怎么
-
寶寶玩什么樣的玩具可提高能力發展玩具是寶寶很喜愛的,特別是一個好的玩具能極大促進寶寶動作協調,而且在玩耍過程中能極大的提高大腦智力的不斷開發,對于影響寶
-
如何安撫寶寶更好適應幼兒園環境在日常一定有看過,為之寶寶剛進入幼兒園時,由于脫離之前的熟悉環境而極為不適應,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情緒,不管在幼兒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