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么辦?捂汗退燒不可取
寶寶發燒了該如何退燒呢?老一輩家長會用一些土方法來退燒,捂汗就是其中的一種,認為發熱捂出汗就好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甚至會影響到幼兒的健康。下面我們來說說捂汗退燒的危害及科學的退燒方法。
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大
寶寶只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感冒發燒,因為家長沒有及時給寶寶吃退燒藥,又捂得太多,引發驚厥。一般高熱驚厥好發于6個月至5周歲年齡段孩子。
傳統觀點認為發熱捂出汗就好了,但兒童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能力差,加衣服、蓋被子,不但出不了汗,還會由于不通風而加重發熱,熱度不能通過皮膚散出去,誘發高熱驚厥。所以,孩子發燒要給他們少穿衣服,不要穿著衣服蓋被子。關掉熱空調,降低室內溫度,以利于經皮膚散熱達到降溫的目的。
寶寶發燒的正確退燒方法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主要通過對流、傳導和蒸發三種機制散熱。故空氣的流通,有利于散熱降溫。
多飲水。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后出汗,水分的蒸發,可幫助退熱。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讓寶寶穿著棉質寬松的內衣,出汗后要隨時更換。發燒時要讓身體散熱,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將寶寶包裹起來,這樣不但沒辦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體溫變得更高。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寶寶充分散熱,而手腳部位要適當保暖。
對于6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先做處理,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以防產生副反應。常采用溫水拭浴、貼退熱貼、洗溫水澡等方法,有利于散熱。
物理降溫療效不佳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劑型的退熱藥。一般肛溫超過39.0℃開始服用,其間隔使用的時間至少要在6小時以上,一天不能超過4次,短時間內切勿頻繁使用,否則有可能造成藥效過重和退燒過度。體溫下降,即可停藥。有驚厥史的發燒寶寶要及時用退燒藥,同時盡快去醫院就診。
退熱過快、過猛,可致小兒體液大量丟失,引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熱應溫和,不宜操之過急。
不同的退燒藥不要隨意并用,單獨使用較安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這兩款藥物臨床安全性較高,兒科醫生使用最廣。非處方藥中的解熱鎮痛藥一般使用不超過3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對于那些長期發熱,比如發燒時間超過1周甚至更長時間,或者是原因不明的發燒,則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先就醫檢查,以確認發燒是否是因為結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原因所引起。
孩子發燒怎么辦呢?提醒家長朋友,捂汗退燒的方法不可取,以上也為大家介紹了一些退燒的方法,供家長們參考。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在懷孕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是特別的擔心自己的身體或者擔心小寶寶的一個生長發育的,其實女性孕前調理的一些重要性也是非常
-
懷孕期間如何正確選購內褲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在懷孕期間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內褲,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重要的幫助,那
-
如何有效預防妊娠紋我們有了妊娠紋這方面的危害的話,對于我們的孕婦來說,也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的預防妊娠紋
-
夏季天氣炎熱,如何給寶寶防暑降溫對于新生兒和嬰幼兒來說,夏季是一個比較難過的季節,因為新生兒和嬰幼兒的自我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很容易出現長痱子、中暑等情況
-
夏季寶寶拉肚子怎么辦?夏季寶寶拉肚子怎么辦?寶寶腹瀉是寶寶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媽媽們無需過多擔憂,而夏季又是寶寶腹瀉的高發季節,因為濕度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