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教育無關和關心相連
她是著名畫家,精于畫兒童形象
她曾被評為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
她的作品被收錄在日本兒童教材中
她既是位和藹可親的奶奶,又是個保持有童心的大孩子
她是蔡皋,在接受采訪時,她說,我不提“教育”這兩個字,只以自己的體驗和心得,來談怎么關心孩子的心靈健康。
關心,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是光滿足物質需求,給孩子買東西
我覺得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特別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他們關心小孩的心靈的成長。關心,是關乎心靈的事情。健康的心靈包括心智的健全,能力是一個方面。很多爸爸媽媽尤其是爺爺奶奶一輩,欠缺文化的,很容易功利,對孩子的愛就體現在于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給他們買東西。寧愿花很多的錢帶他們吃麥當勞,掏一兩百塊錢沒問題,但投資心靈方面,具體的說閱讀,就會覺得二十塊錢一本書貴了,不會認真選擇什么樣的書是好的,有價值的。現在大都市很多爸媽都將課外閱讀、快樂閱讀、親子閱讀擺到很重要的層面,妥善安排自己時間,花很多時間和孩子共享。我覺得他們上了一個臺階了。我就希望長沙的、看到《新壹周》的爸爸媽媽們也能關心小孩子心靈的健康。
只有你心靈跟小孩有感應時,小孩才能感覺你是愛他的
給你一件東西,你自己玩,小孩子感受不到大人是愛他的。只有你心靈跟他有感應時,才能感覺你是愛他的。愛是在真誠的基礎上交流,理解他、很懂他,激發他的幸福感、想象力、智慧,心智就打開了。他跟你一起活動,就分不清,是他影響你,還是你影響他。
跟我兒子、女兒、孫子在一起,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體驗。體會到他的心靈的時候,他跟你很近。像我的孫子,就要把嘴巴嘟起來,在我臉上像蓋印章一樣蓋,那個使勁兒的力氣,讓我感覺他有多愛我。“奶奶,這是我要給你的一個紀念”,當他張開雙臂跑過來,你能感覺到他愛你、需要你。有個年輕的爸爸跟我說過,有次他回到家,兩歲多的兒子在看電視,第一句話喊“爸爸”,第二句話是“站開”,爸爸擋住他看動畫了。他喊你的時候不是需要你,這種情況就比較悲哀。
大人要蹲下來跟小孩說話,做他最可信的朋友
所以說,大人要放下身段,你要蹲下來跟他說話,眼睛看著他的眼睛。跟他玩的時候,你的心態一定要放低。換位思考,換成你是他的伙伴,最可信的朋友,這樣交流才可以開始,否則那個門仍然不會為你打開的。要懂得傾聽,像傾聽大自然天籟之音一樣傾聽孩子。
我就希望,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少打些麻將,少搞些社交。每天十分鐘陪孩子親切看一本書的時間都沒有嗎?這種時刻,不僅只是快樂,還能讓你收獲沒有過的感受。我覺得我的小孫子是我的老師,很多我沒有過的感受他給我了,我的眼光獲得了他的能量。他跟你看事物很不一樣,他很直觀,很有意思。
就希望孩子是快樂的人好不好?別那么功利的要他賺很多錢
小孩子的幸福感,影響到他將來的一輩子。現在的爸爸媽媽多希望孩子將來有好職務、好工作、穩穩當當,但是進一步你要想這些東西是你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但是貧窮里就沒有快樂嗎?不是的!有個山野的老頭活了一百多歲,有人問他討教,他說我沒有文化,這么多年,我就是只知道歡喜!我不知道什么叫煩惱。這樣的話講出來多智慧。幸福跟物質有必然聯系,但不是等同的關系。從根本上做起,培養孩子看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讓他以后容易獲得幸福感。對孩子,買一百塊錢鞋子給他,不如種一個幸福種、快樂種。我提議父母們,你們就希望孩子是快樂的人好不好?別那么功利的要他賺很多錢。
每個小孩都帶了家庭的印記,你要給小孩好的印記
我的筆記本上記錄了一個小孩,是個臺灣小學生,她對我說,“我將來要嫁一個很有錢的先生”。她的爸媽老是忙于工作,很有錢。所以我很理解她,因為她爸爸媽媽給她的就是這樣的印記。另外一個小孩用餐時,我給他買了套餐,他就問我,“你結過賬沒有?”他爸媽是很節儉的,所以他會天真的認為我不給他結賬怎么辦。每個小孩都帶了家庭的印記,所以你要給小孩好的印記。古代人相信前生后世,一個作家回答的很精彩,一個人的前生你不知道,你看你父母就知道了,一個人的后世你不知道,你看你的兒子、孫子就知道了。我還寫了一段話:“對于‘過去’,我們通常有一種依稀如夢的感覺,過去從眼前走過,我們只能看到一個親切的背影,我們的祖輩、父輩都是這種背影,親切中不免有五分悲涼和五分驚喜。看未來又不一樣,未來像孩子,正蹣跚向我們走來,帶著我們現在的印記,我們看到盈盈的笑意,看到一派天真,我們看到孩子的臉色是未來的臉色。”
她曾被評為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
她的作品被收錄在日本兒童教材中
她既是位和藹可親的奶奶,又是個保持有童心的大孩子
她是蔡皋,在接受采訪時,她說,我不提“教育”這兩個字,只以自己的體驗和心得,來談怎么關心孩子的心靈健康。
關心,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是光滿足物質需求,給孩子買東西
我覺得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特別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他們關心小孩的心靈的成長。關心,是關乎心靈的事情。健康的心靈包括心智的健全,能力是一個方面。很多爸爸媽媽尤其是爺爺奶奶一輩,欠缺文化的,很容易功利,對孩子的愛就體現在于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給他們買東西。寧愿花很多的錢帶他們吃麥當勞,掏一兩百塊錢沒問題,但投資心靈方面,具體的說閱讀,就會覺得二十塊錢一本書貴了,不會認真選擇什么樣的書是好的,有價值的。現在大都市很多爸媽都將課外閱讀、快樂閱讀、親子閱讀擺到很重要的層面,妥善安排自己時間,花很多時間和孩子共享。我覺得他們上了一個臺階了。我就希望長沙的、看到《新壹周》的爸爸媽媽們也能關心小孩子心靈的健康。
只有你心靈跟小孩有感應時,小孩才能感覺你是愛他的
給你一件東西,你自己玩,小孩子感受不到大人是愛他的。只有你心靈跟他有感應時,才能感覺你是愛他的。愛是在真誠的基礎上交流,理解他、很懂他,激發他的幸福感、想象力、智慧,心智就打開了。他跟你一起活動,就分不清,是他影響你,還是你影響他。
跟我兒子、女兒、孫子在一起,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體驗。體會到他的心靈的時候,他跟你很近。像我的孫子,就要把嘴巴嘟起來,在我臉上像蓋印章一樣蓋,那個使勁兒的力氣,讓我感覺他有多愛我。“奶奶,這是我要給你的一個紀念”,當他張開雙臂跑過來,你能感覺到他愛你、需要你。有個年輕的爸爸跟我說過,有次他回到家,兩歲多的兒子在看電視,第一句話喊“爸爸”,第二句話是“站開”,爸爸擋住他看動畫了。他喊你的時候不是需要你,這種情況就比較悲哀。
大人要蹲下來跟小孩說話,做他最可信的朋友
所以說,大人要放下身段,你要蹲下來跟他說話,眼睛看著他的眼睛。跟他玩的時候,你的心態一定要放低。換位思考,換成你是他的伙伴,最可信的朋友,這樣交流才可以開始,否則那個門仍然不會為你打開的。要懂得傾聽,像傾聽大自然天籟之音一樣傾聽孩子。
我就希望,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少打些麻將,少搞些社交。每天十分鐘陪孩子親切看一本書的時間都沒有嗎?這種時刻,不僅只是快樂,還能讓你收獲沒有過的感受。我覺得我的小孫子是我的老師,很多我沒有過的感受他給我了,我的眼光獲得了他的能量。他跟你看事物很不一樣,他很直觀,很有意思。
就希望孩子是快樂的人好不好?別那么功利的要他賺很多錢
小孩子的幸福感,影響到他將來的一輩子。現在的爸爸媽媽多希望孩子將來有好職務、好工作、穩穩當當,但是進一步你要想這些東西是你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但是貧窮里就沒有快樂嗎?不是的!有個山野的老頭活了一百多歲,有人問他討教,他說我沒有文化,這么多年,我就是只知道歡喜!我不知道什么叫煩惱。這樣的話講出來多智慧。幸福跟物質有必然聯系,但不是等同的關系。從根本上做起,培養孩子看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讓他以后容易獲得幸福感。對孩子,買一百塊錢鞋子給他,不如種一個幸福種、快樂種。我提議父母們,你們就希望孩子是快樂的人好不好?別那么功利的要他賺很多錢。
每個小孩都帶了家庭的印記,你要給小孩好的印記
我的筆記本上記錄了一個小孩,是個臺灣小學生,她對我說,“我將來要嫁一個很有錢的先生”。她的爸媽老是忙于工作,很有錢。所以我很理解她,因為她爸爸媽媽給她的就是這樣的印記。另外一個小孩用餐時,我給他買了套餐,他就問我,“你結過賬沒有?”他爸媽是很節儉的,所以他會天真的認為我不給他結賬怎么辦。每個小孩都帶了家庭的印記,所以你要給小孩好的印記。古代人相信前生后世,一個作家回答的很精彩,一個人的前生你不知道,你看你父母就知道了,一個人的后世你不知道,你看你的兒子、孫子就知道了。我還寫了一段話:“對于‘過去’,我們通常有一種依稀如夢的感覺,過去從眼前走過,我們只能看到一個親切的背影,我們的祖輩、父輩都是這種背影,親切中不免有五分悲涼和五分驚喜。看未來又不一樣,未來像孩子,正蹣跚向我們走來,帶著我們現在的印記,我們看到盈盈的笑意,看到一派天真,我們看到孩子的臉色是未來的臉色。”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