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讓孩子快樂入學
波波在幼兒園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當爸爸帶著他來到即將入讀的小學時,他卻一下子哭了起來。家住江北大石壩的王先生談到,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是必須的,但如果讓孩子因此丟掉了學習自覺性,則將得不償失。
新招頻出,我市各小學重拳解除新生“開學之惑”
波波在幼兒園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當爸爸帶著他來到即將入讀的小學時,他卻一下子哭了起來。原來,這正是因為爸爸嚇唬他“小學有做不完的作業”、“不聽話就要挨老師打”,讓波波覺得“小學老師好兇,好玩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隨著新一輪小學新生入學高峰的到來,此種現象的發生已并非個別。針對新生可能發生的心理及學習不適,人和街小學、珊瑚小學等我市各知名小學正積極采取措施,解除新生及家長的困惑,讓孩子開心入學。
關鍵詞:安全
安全教育成首堂課
近日,為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學校內暴發流行,市教委和市衛生局要求學校開始著手開展相關的預防工作。而一直以來,學校開學期間的安全工作,都受到了社會的強烈關注。
記者在珊瑚小學了解到,該校將向孩子發放“健康卡”,孩子可按照“健康卡”對比自身的健康狀況,由老師、家長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突發情況,便可對孩子實施及時治療。
謝家灣小學特別重視“生命教育”,學校特別制訂了火災逃生、地震逃生等各種應急預案。江北新村小學通過知曉、啟發、教育、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對安全、健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德育
老英雄和教師身先垂范
與往年相比,今年各校紛紛借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機,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愛國愛校、自尊自愛教育。珊瑚小學將邀請南岸區的老英雄、老紅軍們,為各班級中隊擔任志愿輔導員,為孩子們講講“當年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愛國教育。
為了給孩子上好禮儀“第一課”,該校教師主動在教室門口以微笑的姿態迎接學生的到來。針對一年級新生,人和街小學將開展“人和乖苗苗”系列德育活動,著重對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進行規范,讓他們盡快由被動向主動習慣養成轉變。
關鍵詞:學習
減負與培養習慣“同步進行”
當不少孩子正為爸媽“小學有做不完的作業”的嚇唬感到憂慮時,新村小學校長夏小奇卻談起了“減負”。該校力求找到課業“質”與“量”的平衡點,通過對家庭作業的有效設計控制作業量,并通過課程改革加強對孩子的科技、體藝等素質教育,發揮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以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提高。
更多的學校則強調了一年級新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人和街小學班主任語文老師梁詠梅說,新生往往適應課堂能力、自制能力較差,教師們通過加強同學間的競爭與合作、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等,以規范孩子的學習習慣。
為更快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謝家灣小學將一年級學生每天起床、上學、寫字、課間休息等編成了兒歌;黃桷埡小學還制作了“致家長的一封信”、“校園三字歌”、“作息時間表”、“課程表”等。
各方論點》
減負PK規范學習習慣
提倡減負,與規范孩子的學習習慣,到底孰輕孰重?家長們有自己的想法。
家住江北大石壩的王先生談到,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是必須的,但如果讓孩子因此丟掉了學習自覺性,則將得不償失。
人和街小學學生家長楊炎說,對孩子的學習應關鍵在于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按照大人的意志去要求他,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一味地為其“減負”。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張仲明認為,減負是減掉孩子不必要的課業負擔,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放任不管,減負不能減發展、不能減指導;另一方面,在孩子沒有形成自我發展能力的情況下,學校只能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建議將培養其勤奮作為主要任務。在向素質教育轉化的過程中,二者都應以孩子的發展為主體,不至于迷失方向。
新招頻出,我市各小學重拳解除新生“開學之惑”
波波在幼兒園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當爸爸帶著他來到即將入讀的小學時,他卻一下子哭了起來。原來,這正是因為爸爸嚇唬他“小學有做不完的作業”、“不聽話就要挨老師打”,讓波波覺得“小學老師好兇,好玩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隨著新一輪小學新生入學高峰的到來,此種現象的發生已并非個別。針對新生可能發生的心理及學習不適,人和街小學、珊瑚小學等我市各知名小學正積極采取措施,解除新生及家長的困惑,讓孩子開心入學。
關鍵詞:安全
安全教育成首堂課
近日,為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學校內暴發流行,市教委和市衛生局要求學校開始著手開展相關的預防工作。而一直以來,學校開學期間的安全工作,都受到了社會的強烈關注。
記者在珊瑚小學了解到,該校將向孩子發放“健康卡”,孩子可按照“健康卡”對比自身的健康狀況,由老師、家長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突發情況,便可對孩子實施及時治療。
謝家灣小學特別重視“生命教育”,學校特別制訂了火災逃生、地震逃生等各種應急預案。江北新村小學通過知曉、啟發、教育、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對安全、健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德育
老英雄和教師身先垂范
與往年相比,今年各校紛紛借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機,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愛國愛校、自尊自愛教育。珊瑚小學將邀請南岸區的老英雄、老紅軍們,為各班級中隊擔任志愿輔導員,為孩子們講講“當年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愛國教育。
為了給孩子上好禮儀“第一課”,該校教師主動在教室門口以微笑的姿態迎接學生的到來。針對一年級新生,人和街小學將開展“人和乖苗苗”系列德育活動,著重對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進行規范,讓他們盡快由被動向主動習慣養成轉變。
關鍵詞:學習
減負與培養習慣“同步進行”
當不少孩子正為爸媽“小學有做不完的作業”的嚇唬感到憂慮時,新村小學校長夏小奇卻談起了“減負”。該校力求找到課業“質”與“量”的平衡點,通過對家庭作業的有效設計控制作業量,并通過課程改革加強對孩子的科技、體藝等素質教育,發揮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以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提高。
更多的學校則強調了一年級新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人和街小學班主任語文老師梁詠梅說,新生往往適應課堂能力、自制能力較差,教師們通過加強同學間的競爭與合作、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等,以規范孩子的學習習慣。
為更快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謝家灣小學將一年級學生每天起床、上學、寫字、課間休息等編成了兒歌;黃桷埡小學還制作了“致家長的一封信”、“校園三字歌”、“作息時間表”、“課程表”等。
各方論點》
減負PK規范學習習慣
提倡減負,與規范孩子的學習習慣,到底孰輕孰重?家長們有自己的想法。
家住江北大石壩的王先生談到,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是必須的,但如果讓孩子因此丟掉了學習自覺性,則將得不償失。
人和街小學學生家長楊炎說,對孩子的學習應關鍵在于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按照大人的意志去要求他,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一味地為其“減負”。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張仲明認為,減負是減掉孩子不必要的課業負擔,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放任不管,減負不能減發展、不能減指導;另一方面,在孩子沒有形成自我發展能力的情況下,學校只能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建議將培養其勤奮作為主要任務。在向素質教育轉化的過程中,二者都應以孩子的發展為主體,不至于迷失方向。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