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殺孩子勞動熱情的五種做法
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跟蹤研究后,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干家務的孩子與不愛感家務的孩子相比: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5,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這一數據又一次地有力地證明了從小培養孩子良好勞動習慣的重要性。學會做家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勞動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勞動是孩子生來就必須有的權利,父母萬萬不可剝奪。下面特別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快速扼殺孩子勞動習慣常用的方法,希望天下父母們能時常警醒。
“哎呀,怎么越幫越忙!去,去,到一邊去吧。”
點評:2—5歲的孩子喜歡享受“我自己能做”的成就感,而另一方面這時候的孩子勞動技能有限,做事肯定會幫倒忙。如果用這種方法,從這一孩子勞動習慣培養的關鍵期(2-5歲)就開始,能夠非常有效地一次又一次地打擊孩子的勞動積極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型的孩子就這樣被成功地塑造出來。
“孩子,幫媽媽洗碗吧,我給你5元錢。”
點評:應該讓孩子從小明白,做家務并不是幫父母干活,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是孩子應盡的一份義務。如果讓孩子干活總愛說:“你幫我干點活。”這種方法一經使用,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缺乏家庭責任感。當然,再以錢等賄賂的手段來利誘孩子干家務,更是扼殺“勞動是我應盡義務”觀念的更徹底的方法。
不好好做作業,罰你下星期洗一周的碗。
點評:勞動本來是美好的光榮的,但當父母將勞動作為一種手段來懲罰孩子的一些負面行為時,勞動便與“不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這種方法能夠很自然地使孩子對勞動產生厭惡感,從而以勞動為恥,躲避勞動。
“哎,做家務事真煩人,累死了!”
點評:現代忙碌的父母們很容易當著孩子的面,對家務事發牢騷,認為家務事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學習和娛樂。孩子在這樣的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下,對家務事肯定沒什么好感。這種方法的使用的優勢在于,不管你父母如何告訴孩子“從小愛勞動好”,扼殺孩子勞動習慣也是一樣沒商量。
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只能像這阿姨一樣去掃大馬路。
點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觀念就在父母有意無意的言語中灌輸給了孩子,體力勞動是沒有出息的人才做的。這種方法不僅有效地破壞勞動美好的觀念,而且在孩子長大成人后,不認為“自食其力”是當然,而是寧可靠著父母坐吃山空,也不愿為“臟活累活”而折腰。
好好讀書,家務事不用你操心。
點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勞動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學習與勞動是不分離的。而在家庭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地方。比如,洗碗的時候,孩子可以學習數數;收拾房間,可以學習管理。幾乎所有的家務都可幫助孩子學習雙手和大腦的協調發展,懂得勤奮、毅力和工作成就的意義,并發展諸如責任、獨立、自信等很多的品格。當然,如果你希望孩子從小惟我獨尊,長大成人后無法面對現實生活的要求和挑戰,這一種方法的效果是一生持久的。
“哎呀,怎么越幫越忙!去,去,到一邊去吧。”
點評:2—5歲的孩子喜歡享受“我自己能做”的成就感,而另一方面這時候的孩子勞動技能有限,做事肯定會幫倒忙。如果用這種方法,從這一孩子勞動習慣培養的關鍵期(2-5歲)就開始,能夠非常有效地一次又一次地打擊孩子的勞動積極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型的孩子就這樣被成功地塑造出來。
“孩子,幫媽媽洗碗吧,我給你5元錢。”
點評:應該讓孩子從小明白,做家務并不是幫父母干活,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是孩子應盡的一份義務。如果讓孩子干活總愛說:“你幫我干點活。”這種方法一經使用,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缺乏家庭責任感。當然,再以錢等賄賂的手段來利誘孩子干家務,更是扼殺“勞動是我應盡義務”觀念的更徹底的方法。
不好好做作業,罰你下星期洗一周的碗。
點評:勞動本來是美好的光榮的,但當父母將勞動作為一種手段來懲罰孩子的一些負面行為時,勞動便與“不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這種方法能夠很自然地使孩子對勞動產生厭惡感,從而以勞動為恥,躲避勞動。
“哎,做家務事真煩人,累死了!”
點評:現代忙碌的父母們很容易當著孩子的面,對家務事發牢騷,認為家務事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學習和娛樂。孩子在這樣的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下,對家務事肯定沒什么好感。這種方法的使用的優勢在于,不管你父母如何告訴孩子“從小愛勞動好”,扼殺孩子勞動習慣也是一樣沒商量。
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只能像這阿姨一樣去掃大馬路。
點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觀念就在父母有意無意的言語中灌輸給了孩子,體力勞動是沒有出息的人才做的。這種方法不僅有效地破壞勞動美好的觀念,而且在孩子長大成人后,不認為“自食其力”是當然,而是寧可靠著父母坐吃山空,也不愿為“臟活累活”而折腰。
好好讀書,家務事不用你操心。
點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勞動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學習與勞動是不分離的。而在家庭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地方。比如,洗碗的時候,孩子可以學習數數;收拾房間,可以學習管理。幾乎所有的家務都可幫助孩子學習雙手和大腦的協調發展,懂得勤奮、毅力和工作成就的意義,并發展諸如責任、獨立、自信等很多的品格。當然,如果你希望孩子從小惟我獨尊,長大成人后無法面對現實生活的要求和挑戰,這一種方法的效果是一生持久的。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