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孩子“夸”比“給”管用
中國媽媽:習慣物質獎勵
楊女士的女兒寧寧今年4歲,最近,寧寧不管干什么都要獎勵。寫字、畫畫、自己刷牙、疊被子,幫著擺擺碗筷什么的,都得以給錢、買玩具、買零食的方式給予物質獎勵才行。原因就是因為她爸爸太忙,一回來就買這買那給寧寧“補償”鬧的,而寧寧呢,也是越大越知道了錢的“好處”。這樣做,總有一天會把寧寧慣壞的。
美國媽媽:多種獎勵并行
凱希女士的兒子布賴恩今年6歲。前段時間,布賴恩的老師告訴凱希,說布賴恩在班里不愛讀書,也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問其原因,布賴恩說,他不好意思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回答問題或者大聲朗讀,他怕答錯或讀錯了被別人笑話。
為了鼓勵布賴恩克服心理障礙,媽媽給他特制了一張日歷表,如果他當天在課堂上大聲朗讀或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就可以得到1顆星。如果一個星期他能得到3顆星,就可以在周末時得到獎勵,到商店去買他喜歡的文具或玩具。如果一個星期得了5顆星,他就可以得到最高獎勵,在周末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如看電影、到餐館吃飯、打球、去游樂園,全家人都得服從。此外,他還可以晚半個小時上床睡覺,多玩一會兒電子游戲。
事實證明,這樣的獎勵很有效,幾個星期后,布賴恩變得自信多了。
專家點評:“夸”比“給”管用
專家指出:一般來說,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獎勵有精神獎勵、情感獎勵、活動獎勵和物質獎勵等。精神獎勵包括對孩子成長表示鼓勵、肯定、滿意、贊嘆、尊重、佩服和欣賞等;情感獎勵包括微笑、擁抱、拍肩、關注、撫摸、鼓掌、眨眼等;活動獎勵包括與媽媽一起去公園、一起玩,聽大人講故事,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等;物質獎勵包括買冰淇淋、球、書、雜志,特別的零食、玩具、服裝等。
有的父母認為獎勵就是給孩子買他想要的東西,給孩子的獎勵越多,就越會讓他們延續好的行為習慣。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心理學家多年的觀察發現,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獎勵,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是這樣。過多的獎勵會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得到獎勵的東西上去,而不是出現父母希望的行為。所以,獎勵要多樣化,同時,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注重情感和精神獎勵,一定要盡量避免把獎勵局限于“物質”領域,少用“討價還價”的形式進行。
比較中國父母,美國父母很喜歡口頭鼓勵孩子,“你做得真好!”“太棒了!”“你真聰明!”這類表揚孩子的話常常掛在父母的嘴邊。但專家認為,雖然父母的口頭鼓勵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如果再加上其他方式的獎勵就會更有效。這些獎勵可以是物質的,比如買新玩具、買新球鞋;也可以是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如玩電子游戲、和同學一起看電影、到公園游玩或打球;還可以是讓孩子享有一些平時享受不到的權利,如決定全家周末的活動、選擇到哪家餐館吃飯、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等。
采用多種獎勵方式,從長遠來講能夠更好地達到鼓勵孩子的目的。而給孩子主導權,讓他們選擇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獎勵。
楊女士的女兒寧寧今年4歲,最近,寧寧不管干什么都要獎勵。寫字、畫畫、自己刷牙、疊被子,幫著擺擺碗筷什么的,都得以給錢、買玩具、買零食的方式給予物質獎勵才行。原因就是因為她爸爸太忙,一回來就買這買那給寧寧“補償”鬧的,而寧寧呢,也是越大越知道了錢的“好處”。這樣做,總有一天會把寧寧慣壞的。
美國媽媽:多種獎勵并行
凱希女士的兒子布賴恩今年6歲。前段時間,布賴恩的老師告訴凱希,說布賴恩在班里不愛讀書,也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問其原因,布賴恩說,他不好意思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回答問題或者大聲朗讀,他怕答錯或讀錯了被別人笑話。
為了鼓勵布賴恩克服心理障礙,媽媽給他特制了一張日歷表,如果他當天在課堂上大聲朗讀或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就可以得到1顆星。如果一個星期他能得到3顆星,就可以在周末時得到獎勵,到商店去買他喜歡的文具或玩具。如果一個星期得了5顆星,他就可以得到最高獎勵,在周末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如看電影、到餐館吃飯、打球、去游樂園,全家人都得服從。此外,他還可以晚半個小時上床睡覺,多玩一會兒電子游戲。
事實證明,這樣的獎勵很有效,幾個星期后,布賴恩變得自信多了。
專家點評:“夸”比“給”管用
專家指出:一般來說,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獎勵有精神獎勵、情感獎勵、活動獎勵和物質獎勵等。精神獎勵包括對孩子成長表示鼓勵、肯定、滿意、贊嘆、尊重、佩服和欣賞等;情感獎勵包括微笑、擁抱、拍肩、關注、撫摸、鼓掌、眨眼等;活動獎勵包括與媽媽一起去公園、一起玩,聽大人講故事,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等;物質獎勵包括買冰淇淋、球、書、雜志,特別的零食、玩具、服裝等。
有的父母認為獎勵就是給孩子買他想要的東西,給孩子的獎勵越多,就越會讓他們延續好的行為習慣。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心理學家多年的觀察發現,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獎勵,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是這樣。過多的獎勵會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得到獎勵的東西上去,而不是出現父母希望的行為。所以,獎勵要多樣化,同時,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注重情感和精神獎勵,一定要盡量避免把獎勵局限于“物質”領域,少用“討價還價”的形式進行。
比較中國父母,美國父母很喜歡口頭鼓勵孩子,“你做得真好!”“太棒了!”“你真聰明!”這類表揚孩子的話常常掛在父母的嘴邊。但專家認為,雖然父母的口頭鼓勵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如果再加上其他方式的獎勵就會更有效。這些獎勵可以是物質的,比如買新玩具、買新球鞋;也可以是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如玩電子游戲、和同學一起看電影、到公園游玩或打球;還可以是讓孩子享有一些平時享受不到的權利,如決定全家周末的活動、選擇到哪家餐館吃飯、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等。
采用多種獎勵方式,從長遠來講能夠更好地達到鼓勵孩子的目的。而給孩子主導權,讓他們選擇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獎勵。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