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暗示進行無聲的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應用那些讓人不愉快的“要求、命令、必須”等詞匯,而應通過“啟發、暗示、商量”等形式來進行。
暗示,是無聲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下面幾種情景暗示,或許能在教育孩子時對你有所幫助。
動作暗示:
晚上9點多了,小飛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站起來把小飛床上的被子鋪開。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小飛,小飛看后馬上睡覺去了。
解析:
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教育孩子。父母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讓孩子接受這種暗示,他就會學著做出反應。孩子需要父母的注意,特別是口頭上的贊許,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都能表達對他的鼓勵。
眼神暗示:
吃過晚飯,爸爸給東東講故事。講著講著,東東的雙手就搞起了小動作。爸爸沒有停下來,不過他用眼睛緊盯著兒子的小手。不一會兒,東東的雙手就“安靜”了。
解析:
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比語言能更細膩清晰地表達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說的話,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