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吃飯時候細嚼慢咽
身邊的故事
雯雯有個囫圇吞棗的壞毛病,吃飯的時候很少細嚼慢咽。
吃面條的時候,大家還沒吃幾口,雯雯已經快吃完了,結果一著急,最后一大口噎住了,憋得雯雯好難受。媽媽經常批評雯雯:“吃飯怎么不多嚼一嚼呢?這么咽下去多不舒服 啊!”“可是,一直嚼,吃飯真麻煩!”“唉,這孩子,連吃飯都嫌麻煩,媽媽給你數‘數’好不好?你動一下媽媽就數一下,看看你動得多還是媽媽數得多!”
于是,媽媽就靠數“數”來讓雯雯慢點吃飯,堅持了一段時間,雯雯吃飯快的壞毛病還真改了不少呢!
專家診斷
吃飯時囫圇吞棗,不僅不利于營養的吸收,還會傷害幼兒的胃,導致消化不良、胃酸、胃疼等癥狀,因此,家長應注意讓幼兒學會細嚼慢咽。
√ 幼兒往往由于性子急,不想總被喂飯、急著去玩兒等原因,不愿意細嚼慢咽,有的幼兒可能因為口腔內咀嚼肌不發達,因而出現囫圇吞棗的現象。
√ 家長應了解幼兒不愿意細嚼慢咽的原因,對癥下藥,如在幼兒吃飯時靠數“數”減慢幼兒進食的速度,避免幼兒因惦記游戲而急于將飯咽下,同時也可通過較為堅硬的干果、水果來鍛煉幼兒的咀嚼肌。您的孩子是否這樣
√ 吃飯時總像和誰在比賽,經常大口大口地往里塞,一口還沒咽下去就塞進另一口。
√ 吃飯不喜歡咀嚼,食物到嘴里就整個吞下去。
√ 經常喊肚子不舒服,排不出大便。
支您一招
1家長應經常提醒寶寶細嚼慢咽
家長應經常給寶寶講吃東西細嚼慢咽的好處,如可以幫助消化、有利于食物營養的吸收等,吃得太快容易導致發胖,引起胃疼、胃漲和消化不良等癥狀。
此外,還可和寶寶一起探討各種食物的味道,多嚼和少嚼食物可產生的味道差異,有的飯越嚼越香,有的食物先咸后甜,有的先甜后苦等等。讓寶寶通過細細咀嚼體味食物的味道,培養寶寶細嚼慢咽的好習慣。
2鍛煉寶寶的咀嚼肌肉
有的家長常反映寶寶的咀嚼肌不發達,影響了寶寶的飲食以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這通常是由于寶寶在生命初期吸食、吃流質食物較多所引起的。
鍛煉寶寶的咀嚼肌能夠促進寶寶形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待寶寶的牙齒長齊后,家長可給寶寶一些較為堅硬的食物,如花生仁、核桃仁、杏仁、開心果等顆粒較大的堅果,餅干、干饃片等,這些都需要寶寶牙齒用力嚼才可以食下,無形中形成了寶寶食物進口即用力嚼的習慣。
3培養寶寶的耐性
吃飯過急常常和寶寶的性格有關。因此,家長應注意培養寶寶耐心行事的好習慣,可以和寶寶玩一些有助于鍛煉寶寶耐心的游戲,如“穿珠子”、“數數碗中的小豆豆”等游戲。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