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偷”玩具的寶寶(圖)
小偷!強盜!給寶寶冠以這樣的罪名,不免有些夸張吧。這些家長們避之不及的嚴重壞毛病,在寶寶身上卻經常發生,他們對此若無其事。并不是寶寶的基因里有這么多惡習,實在是他們不知道“我的”“你的”和“他的”有什么區別。
“小偷”:口袋里經常藏玩具
小可媽 小可3歲
小可上幼兒園第一天,就把玩具“偷”回了家。那天我去接小可,回家路上發現他的口袋鼓鼓的,一摸是輛塑料小汽車,問他:“玩具車哪來的?”小可說:“幼兒園桌子上的。”看著孩子理直氣壯,臉上毫無羞恥感的樣子,我及時展開了一場教育攻勢:寶寶,這個玩具不是我們家的,而是幼兒園里的,你把它拿回來就是小偷啊,小偷可是大壞蛋呢。我們把玩具還回去吧。
反正走得還不遠,我們又折返回到幼兒園,把玩具交到老師手中。盡管小可有點不情愿,但笑臉很快又掛在了臉上。我很慶幸自己把孩子可能會有的惡習扼殺在萌芽狀態,可僅僅高興了沒兩天,小可就故伎重演了。
周末帶小可去朋友家串門,回到家,小可把一直緊緊捏在手里的一條手機鏈向我炫耀,天哪,他把朋友剛才拿出來給他玩的東西偷回了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那天我讓小可跟我面對面地坐下談心,把道理反來復去地講了幾遍,直到小可點頭答應以后不再“偷“為止。
但是情況好了沒幾天,小可又開始“偷”上了,他的手里、口袋里不時會有些不明來歷的玩具,害我經常給別人打電話賠禮道歉,再后來,我似乎得了強迫癥,從幼兒園或朋友家離開,先要檢查一下孩子的小手和小口袋,有時查一遍還不夠,就怕他“偷”走點什么。
“強盜”:把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
曉曉爸 曉曉4歲
帶曉曉去做客,他常常不給我面子,本來想讓孩子去多接觸朋友,學點社交禮儀,可是孩子的行為讓我很受挫。
我一般帶兒子串門,都是選擇也有個跟曉曉差不多大的孩子的朋友家,孩子們可以一起玩。第一次,曉曉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那時他大概2歲多。剛開始玩得還不錯,兩個小朋友都很友好,于是我們大人便放心地聊著自己的事情?墒遣灰粫,那邊的“戰爭”就爆發了,曉曉一把搶過那個女孩的玩具,緊緊抱在自己懷里,一副怒目相向的決斗樣子。那女孩也不甘示弱:“這是我的玩具!”隨即轉過頭來向我告狀:“他搶我玩具!”
事情明擺著曉曉理虧,我一邊安慰女孩,一邊批評曉曉:“你怎么可以不講道理呢?快把玩具還給小姐姐。”沒想到曉曉竟然委屈地大哭起來:“這是我的!”哭鬧怎么都止不住,直到朋友做通了女兒的思想工作,把玩具送給曉曉,他的抽泣還沒停止,顯然傷到他的心了。
后來我總結經驗,做客時讓曉曉自己也帶上一兩個玩具,與小朋友分享,效果看上去要好一些,不過偶爾還會發生搶別人東西的事情,才不管哪樣東西是自己的,哪樣又是別人的呢,先搶過來再說。也許男孩小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吧,唯一的辦法就是少帶他出門,免得“強盜”成性。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