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飯局孩子為什么不耐煩
不久前,幾位老鄉來津旅游,朋友老陳攜老婆孩子做東請客。席間,老鄉的兩個孩子(6歲)和老陳的孩子(7歲男孩)頃刻間就熟絡了。而原本6點的飯局,因為等這個等那個,快7點才開始。這之前,三個孩子已經等不及了。“媽媽,我餓了。”“怎么還不開飯呢?”幾個媽媽輪番勸慰:“馬上就開始,別急,先看會兒電視。”孩子們也還聽話,邊看電視邊嬉笑打鬧著,一直等到開飯。不過,接下來小陣同學出現的行為,卻值得家長好好反思“如何帶孩子參加飯局”。
三個孩子不到20分鐘就吃完了飯,開始跑著鬧著玩。當大人們吃到8點多的時候,老陳的孩子小陳同學開始不耐煩了,走到爸爸桌前:“我命令你,馬上結束飯局。”老陳尷尬地笑笑:“馬上馬上。”小陳同學不依不饒,“你聽見沒?馬上結束飯局。你要不馬上結束飯局,就把這一盤子的苦瓜全給我吃了。”說著,用筷子夾苦瓜。陳媽媽在一旁,看不下去了,“陳××,你過來。”陳媽媽的臉色掛起來了,小陳同學極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沒過一會兒,小陳同學又開始不耐煩,徑直走到爸爸旁邊:“我命令你,馬上結束飯局。你聽見沒有?要不,你就給我吃了這一盤子苦瓜。”陳爸爸苦笑著圓場,對大家說:“他是為我的健康著想,多吃苦瓜對身體好。”陳媽媽再次把孩子叫了回來。這次,陳爸爸也想盡快結束飯局。
此時,小陳同學的怨氣又找到了新的發泄口。他和另兩個孩子把餐廳里的衣帽架橫起來當作“大炮”,把它對準了服務小姐,大聲吼叫:“你看我干嗎?你去做你的事情。”服務小姐明明看到這孩子把衣帽架拆卸了下來,也不敢上前阻止,只是遠遠地躲著他。過了一會兒,飯局終于結束了,小陳同學還不忘它的苦瓜菜,命令服務小姐:“你給我把那個菜打包!”陳爸爸對著孩子說:“你怎么說話呢?這位阿姨還是大學生呢。將來你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學呢。”
這件事過去幾天了,但小陳同學的言行舉止卻在我腦中久久停留。我想,帶孩子出外用餐確實是件需要大人仔細思量的事。
首先,孩子的不耐煩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既然陳爸爸做東,他完全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應掌握好宴會的時間(這么說并不是就不考慮客人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和客人的感受同樣都需要尊重)。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