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懲罰孩子比較合適?
答疑解惑
Q:孩子3歲了,今年上小班了。我發現女兒越來越倔,很不聽話。以前總覺得她小,什么都不懂,因此凡事都由著她。現在懂事了,反而教不好。有時候我打打孩子手心,或者呵斥她,她爸爸覺得不合適,說不能打罵孩子。我不知道怎樣的懲罰對孩子來說,才是合適的?
——朵朵媽媽
A: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朱家雄認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會絕對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
在孩子長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對孩子的適當懲罰可以說是在所難免。現在的父母,已經很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了,相反,更多的父母對孩子毫不吝嗇贊美和夸獎。然而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也應該“獎懲分明”。怎樣懲罰,什么樣的懲罰適度,非常值得討論和深思。
說到體罰,很多父母會想到棒打、罰站、打屁股、關禁閉等等。其實除了這些生硬的體罰外,父母可以“罰”得更有藝術性。可以“罰”孩子勞動,如做一些家務,朵朵這樣小班的孩子,應該可以幫媽媽一起擦擦桌子,疊衣服等。也可以讓孩子將“功”補過,比如平時不大愿意自己吃飯的,讓孩子自己吃飯,或更快地吃完飯。
真的如果要用打屁股打掌心,也要記得幾個原則。首先要打得及時。盡可能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時馬上加以懲罰,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系是密切的,如果事情過去幾天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懲罰,孩子會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為何受罰;其次要打的隱蔽。不要在公共場所和外人面前打孩子,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當然更重要的是要打得適度。不要經常打孩子,孩子習慣挨打,逐漸養成一種即使挨打也滿不在乎地態度就糟糕了。也不要打得太重,太狠,孩子能認識到錯誤后就要點到為止;最后,打完孩子要記得摸摸孩子的臉或抱抱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還是愛她的。只要改正了錯誤,還是爸爸媽媽的寶貝。
Q:孩子3歲了,今年上小班了。我發現女兒越來越倔,很不聽話。以前總覺得她小,什么都不懂,因此凡事都由著她。現在懂事了,反而教不好。有時候我打打孩子手心,或者呵斥她,她爸爸覺得不合適,說不能打罵孩子。我不知道怎樣的懲罰對孩子來說,才是合適的?
——朵朵媽媽
A: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朱家雄認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會絕對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
在孩子長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對孩子的適當懲罰可以說是在所難免。現在的父母,已經很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了,相反,更多的父母對孩子毫不吝嗇贊美和夸獎。然而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也應該“獎懲分明”。怎樣懲罰,什么樣的懲罰適度,非常值得討論和深思。
說到體罰,很多父母會想到棒打、罰站、打屁股、關禁閉等等。其實除了這些生硬的體罰外,父母可以“罰”得更有藝術性。可以“罰”孩子勞動,如做一些家務,朵朵這樣小班的孩子,應該可以幫媽媽一起擦擦桌子,疊衣服等。也可以讓孩子將“功”補過,比如平時不大愿意自己吃飯的,讓孩子自己吃飯,或更快地吃完飯。
真的如果要用打屁股打掌心,也要記得幾個原則。首先要打得及時。盡可能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時馬上加以懲罰,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系是密切的,如果事情過去幾天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懲罰,孩子會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為何受罰;其次要打的隱蔽。不要在公共場所和外人面前打孩子,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當然更重要的是要打得適度。不要經常打孩子,孩子習慣挨打,逐漸養成一種即使挨打也滿不在乎地態度就糟糕了。也不要打得太重,太狠,孩子能認識到錯誤后就要點到為止;最后,打完孩子要記得摸摸孩子的臉或抱抱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還是愛她的。只要改正了錯誤,還是爸爸媽媽的寶貝。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