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砸了父母如何“解套”
二周前大兒子Ian怯生生地拿給我一張期中成績單,這是他成為學生的六年來第一張以分數為考核標準的成績單。拿到成績單的當下,我發現Ian的表情里有我重來沒見過的不安。打開成績單我立即被一個醒目的“C”毫不猶豫地重擊了一下,當我發現這個“C”竟然隸屬于Ian最拿手的英文課時,腦子嗡地一下越發暈了。
一連串的驚嘆號和問號在我的腦海里浮現。為什么一直以來各方面表現優異的Ian會被英文老師判了“C”?為什么這個“C”還是“贈”給他特別喜歡的英文課目呢?去年Ian還獲得了全小學唯一的“優秀學生領袖獎” (Student Leadership Award)! 進入初一,難道Ian突然變“壞”了?我選擇表面上平靜地應對這個“C”,而用實際的立即行動去發現“C”背后的原因。
來自老師們的公判
我耐心地等待著期中家長會的到來。每位家長可以事先預約各科老師,面談時間在10分鐘左右。我約見了12位老師,幾乎涵蓋了全部的科目。當我帶著大大的疑惑面見英語老師時,Grundy先生首先向我解釋了學期總成績的評判標準: “學期的總成績是由課堂參與和表現、課內和課外作業,以及各項考試成績等綜合因素按比例打分的。因為Ian有過六次回家作業未交的記錄,所以整體成績被拉了下來;而這次考試,Ian竟然漏做好幾題!”Grundy先生還告訴我,Ian在解釋他的幾次“虧空作業”記錄時,理由基本上都是——忘了: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有回家作業這件事情,或是做了卻忘了交給老師了。“這孩子很出色,有創意有文采,而且極具‘領袖’素質。目前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自我管理太弱,做事匆忙,不仔細。Ian如果不在這方面進行改進,那他其他的outstanding終會被拖累。”聽起來Grundy先生給了Ian “C”,是為了在期中時為他拉響“警鐘”,希望 Ian 期末可以重回“A”的行列。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