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最擔心的寶寶7個問題
1.牙沒長全,怎么就停了
“牙齒長長停停、時快時慢是很正常的。就像孩子有些長牙早,有些長牙晚一樣,這和很多因素有關(guān)。即便長到一半停了,三四個月都沒動靜,也基本沒問題。因為很可能過了這段時間,牙齒便一下全冒出來了。”北京兒童醫(yī)院口腔科主任朱虹說,不管長牙早晚,只要在2歲半到3歲之間長齊20顆乳牙就行。
2.說話為啥這么晚
雖然孩子發(fā)育有個大概的時間表,但也沒必要拘泥于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表示,一般情況下,孩子應該一兩個月能笑出聲,三四個月會哇哇叫,六七個月發(fā)單音,八九個月說疊字,1歲左右可以用不一樣的單詞表達意愿,1歲半以后則能用短句和大人對話了。
但每個孩子周圍的環(huán)境都不一樣,如果帶孩子的人沒有經(jīng)常教他,孩子說話自然會晚些。而一般男孩子也比女孩子說話晚。此外,還有些孩子是不肯說,到了他愿意開口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飛速。這類孩子通常都能清楚地知道大人說什么,反應也很靈敏,家長不用擔心。
羅小平特別指出,如果孩子的語言發(fā)育落后于正常標準超過半年,最好去醫(yī)院查查是否有問題。對于說話晚的孩子,還應特別注意一下他們是否有聽力問題,能否對大人的話做出正確的反應,此外還要注意有無舌系帶異常。
3.1歲多為啥還走不穩(wěn)
走路屬于孩子發(fā)育過程中“大運動”的范疇。羅小平說,1歲的孩子應能扶著東西邁步或獨走,1歲半走穩(wěn)。但這個標準同樣有浮動范圍,晚兩三個月都是正常的。此外,還要注意有沒有其他因素導致孩子走路晚。比如早產(chǎn)兒發(fā)育可能會慢些,冬天衣服穿得過多,也可能影響到他們走路。
4.怎么還不能自己穿衣吃飯
穿衣、吃飯都是精細動作,這些能力需要從小訓練。因此,訓練的多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自理能力的提高。
建議可以半歲以后訓練孩子撿東西,1歲多讓他學搭積木。可能開始時,他們只能搭起一兩塊,但只要堅持,2歲左右就可以熟練地搭起五六塊積木了。通常來說,這樣的寶寶,抓勺子、舀東西基本是手到擒來。
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較明顯的落后,則不能掉以輕心,應帶孩子到專科醫(yī)生處咨詢、評估,如有問題,可盡早進行干預。
寶寶赤腳好處很多 |
看病要說清楚八件事 |
|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fā)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fā)育一直是父母很關(guān)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fā)育當中,動作發(fā)育是早期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jīng)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