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充滿孩子的生活
“音樂智能”簡單來說,就是指覺察、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這項智能包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等。
1 對各種聲音極為敏感。因為善于分辨聲音和語言表達,懂得描述音色、音量和旋律的變化,能把自己聽到的聲音描述出來,甚至模仿和創造,所以,音樂智能優越的孩子對于生活環境中的各種聲音極為敏感。
2 氣質非凡。這大概也是家長們促使孩子學習音樂的追求之一,源于音樂潛移默化的作用,音樂智能優越的孩子不僅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個人氣質亦非同一般。
3 人際關系良好。因為這些孩子對聲音及音量的掌握能力好,較善于語言表達和抒發情緒,EQ(情緒商數)也會比較好;當他懂得欣賞不同種類的音樂,也就比較能和來自各個領域、有著不同個性的人自在相處。
開啟音樂智能的四大要領
1 啟發音樂智能從胎教開始。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變化,容易造成媽媽情緒的波動,因此在懷孕期間,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是母體健康的關鍵之一,而音樂,正是能夠舒緩穩定情緒的最佳媒介。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媽媽會有這樣的經驗:孕期中經常聆聽的音樂,孩子出生后,只要在他哭鬧時播放,孩子就會逐漸安靜下來。
2 家長親身參與和鼓勵。孩子還在襁褓中時,媽媽就可以抱著他跟隨音樂起舞,并試著用不同的聲調和小寶寶說話,或利用不同的聲音吸引小寶寶注意。這些簡單的動作,都可以慢慢累積孩子的音樂記憶。
3 多與孩子說話。孩子年紀漸長,開始能與成人簡單溝通之后,家長應多和孩子說話,并且用心傾聽孩子的一言一語,最好能多制造讓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適時給予贊美和鼓勵,讓孩子能夠對自己所發出的聲音產生自信。
4 多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的初衷,都只是希望孩子在音樂中得到快樂,但是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之后,家長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音樂學習成效、學費是否花得值得等問題。然而藝術領域的學習并非立竿見影,總是要在多年之后才能看到,操之過急的家長,只會讓原本應該是增加生命美好經驗的音樂學習,變成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并且讓音樂融入他生命的權利。家長不要在任何階段評判音樂學習究竟值得與否,更不要去定義孩子有無音樂天分。
不同年齡段音樂啟發方法孕期
此時正是開發寶寶音樂智能的第一個契機,千萬不要錯過了對寶寶進行音樂胎教的好機會。因此,媽媽在懷孕期間多聽音樂,勤做“音樂胎教”,定時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如古典音樂、胎教音樂、輕音樂等。除了可以減輕自身壓力、舒緩情緒,還能使血流速度、血管收縮正常,為胎兒健康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再者,通過音樂產生愉快的心情,還能促使媽媽體內分泌良性荷爾蒙,強化媽媽與胎兒之間的親密感情。
0~2歲
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寶寶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領悟力。尤其是讓孩子多聽,聽一切優美的音樂,并可以從中觀察到他是不是有音樂方面的天賦,或他對音樂有沒有興趣。父母在家中可根據各種不同情境播放適合的音樂,如早上起床播放輕快的音樂振奮孩子的精神;晚上睡覺前選放輕柔的樂曲,可舒緩孩子亢奮的情緒;圣誕節或過年可播放應景的音樂,讓孩子的生活從小就和音樂聯結,孩子自然就能感受音樂中蘊含各種不同表情。
有音樂天賦的幼兒在這一階段主要表現出對音樂的敏感性、極易被音樂所吸引。比如在他吵鬧哭泣的時候聽到一段優美的樂曲,他會突然停止哭鬧,注意力會轉移到音樂那方面去。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這種對音樂的興趣,那么恭喜你,你的寶寶可能擁有很強的音樂智能等著被開發呢!
2~3歲
這一階段其實是前一階段的延伸和鞏固,這時候寶寶聽到音樂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此時你要特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給他聽的音樂可以是節奏性比較強的,這樣更能引起寶寶對音樂的興趣。父母可常在家中播放不同節奏的樂曲,或教孩子隨時聆聽周遭的聲音,并找出節奏的韻律,都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學會辨別拍子的快慢、長短、強弱等。同時,你還要注意寶寶是不是可以準確地跟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