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孩子對自然的哲學思考
關于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愛默生的一句名言讓人警醒:“培養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在遠古時代,人一出生就要面對大自然。在巖洞、洞穴和窩棚的外面,是美麗的山川河流、廣袤的森林和一望無際的大海,人們呼吸的是自然的風、純凈的空氣,聽到的是鳥鳴、蛙叫、蟲鳴,看到的是綠樹、鮮花和五彩斑斕的大自然的瑰麗景觀。
而今天,城市里的孩子從產房,到樓房,幾乎一生都要面對無限擴張的鋼筋水泥建筑。孩子接觸的大多是樓房、馬路、電視、電腦等人工建筑、人工景觀和視頻虛擬影像,呼吸的是彌漫在城市中的廢氣,聽到的是刺耳的汽笛聲、火車叫和街頭小店的音樂聲,看到的是灰蒙蒙、橫平豎直、死氣沉沉的街景。
50年前,在我小的時候,北京城沒有今天這樣大。那時,出了西直門就是北京城外,可以看見成片的稻田,每到夜晚蛙聲一片。我今天住的小區在北京語言大學北墻外,在上世紀70年代,也是一片稻田。夏天,每到星期日,我就到那里逮青蛙。如今,從我住的小區往北、往北、再往北,再也看不見那連成一片的稻田了。一眼望去,是連成一片的小區和高樓,直到六環之外。
我小的時候,看星星是北京孩子夜晚的趣事之一。那時有一篇小學課文,讀完之后,很多孩子都喜歡看星星。那篇課文是這樣寫的:“銀河從東北流向西南,數不清的星星在天上眨眼,遼闊的宇宙是星星的家園。陳老師和我坐在操場上……”記憶中,這是一篇我從來沒有背過的課文,但是,我當時學習的時候就很喜歡讀,讀了以后便有無限的遐想,一直記憶至今。
在我的孩子上初中的時候,一個夏夜,我突發奇想,帶他到戶外去捉蛐蛐兒。來到戶外,我興奮地舉著手電筒,在野地里翻動著碎石和野草,呼吸著夏夜里的涼風,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而我的兒子一點也不興奮,他甚至有些害怕那些碎石下面的小蟲子。在黑暗中的田野里,兒子一路上東張西望,瞻前顧后、戰戰兢兢,生怕有什么打劫的壞人出現。唉,兒子很少接觸夜晚的大自然,他已經害怕黑夜的曠野了。我知道,現在大多數的孩子是在家中燈光下的桌子旁、電視和電腦旁或溫暖的床上度過黑夜的,很少有孩子在晚上出門,甚至都少有人在自家的樓旁散散步,仰望一下星空。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