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小差”,家長要留神
問:我家欣欣快4歲了,最近發現她學習的時候很不專心,畫畫或者看故事書、聽故事等活動進行時總愛走神,一走就是盯著別處老半天,就連走在路上聽大人說話都會心不在焉或者突然跑到一邊去。我們覺得孩子長期“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對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希望她從小就養成專注的學習習慣,該怎樣糾正她這個壞習慣呢?
答:很多父母對子女一舉一動觀察很細微,一有異常就擔心會影響到行為習慣養成,其實不必過于緊張,由于孩子的神經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兒童能夠把注意力集中起來的時間比成人短暫。每個兒童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不一樣,有的比較長,有的比較短,關鍵在于他對任何事物注意力都一樣短,還是會對他喜歡的事物長一點,不喜歡的短一點。孩子的注意力是與興趣相關的。有時候,孩子活動的內容是家長安排的,不一定是他喜歡的,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很正常了。如她對故事中某一情節感興趣時,可能出現反復聽或看的動作,反之則一旦出現別的新鮮事物她就會被完全吸引過去。至于跟她說話或叮囑她的事情,她愛走神,這也需要仔細觀察,你的談話內容是否她感興趣?
蒙特梭利研究發現當孩子只要是“自己來選擇”時就會有“反復進行”的現象,不停地反復同一工作時便能夠進入“專注”的境界。其關聯為:自由選擇→反復進行→專注→懷著充實感及成就感地結束活動。
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時需注意:
1、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并給予適當的引導;
2、孩子在畫圖、玩玩具或閱讀時避免干擾;
3、別讓孩子一心二用,如吃飯時不要看電視或聽教學錄音帶;
4、不要催促孩子,預留充分的時間;5、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及反復的次數。幫助孩子建立成功的經驗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專注力。
在日常學習和玩耍中,還有多種方法可以增強孩子的注意力如:把孩子學習的內容分段來學,每段不超過20分鐘,兩段中間休息一下,可以唱唱歌,或輕松地玩一玩,然后再繼續下段學習。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你可以酌情逐步增加孩子的學習時間。平時玩一些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游戲,比如拼圖、看圖案找不同、四人轉圈搶坐三只椅子等。當孩子堅持完成一項工作時給予適時評估和適當獎勵。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