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就被孩子忽悠了
每個孩子都是矛盾的混合體。他們常常會非常堅持地表達一個跟他的本意完全相反的意思。然而,父母卻常常會為孩子說好了干什么,卻一扭頭又變卦的做法大傷腦筋。難道是孩子心口不一,故意制造麻煩嗎?
其實,這并不是孩子故意搗亂,而是他的感覺和身體真正的需要發生了沖突而不知如何表達。
現象1:餓了卻不愿吃飯
開飯前孩子就嚷嚷著肚子餓了,還一直念叨著要吃雞翅。可是,當媽媽做好飯,雞翅上桌了他竟然連看也不看一眼。
解析: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父母要孩子吃飯時,他正在干一件“超級重要”的事,吃飯意味著所干的事情就要被迫中斷,孩子當然就會拒絕吃飯。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飯前10分鐘內給他安排任何事情干。
建議:首先,最好不要等孩子餓極了再開飯。其次,此時最好直接指著時鐘耐心地跟孩子說:“你看,現在已經到吃飯時間了。”如果孩子實在不愿坐在飯桌前,可以試試把他的飯端到房間里去。很多情況下,孩子反而會欣然地做到飯桌邊吃起來。
現象2:困了卻不愿入睡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明明前幾分鐘還在負隅頑抗不愿睡覺的孩子,轉眼間卻倒頭酣然入夢。
解析:雖然孩子的身體已經極度疲倦需要馬上休息,但他精神還受腎上腺激素的支配興奮不已。所以,此時父母不要按照他嘴上要求推遲睡覺的時間,相反,要讓他更早一點上床。
建議:此時,應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幫他慢慢平靜下來。可以先抱起他,緊緊地摟在懷里,盡可能幫助他把此時此刻的情緒平靜地表述出來:“媽媽知道你很累了,睡吧!”漸漸地,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等他清醒后,可以再告訴他以后碰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說。
現象3:想參與卻拒絕加入
有的孩子一開始沒有趕上和小朋友做游戲,就會嘴上嘀咕著:“我才不愿玩這種游戲呢!”或是什么也不說,把失望憋在心里。
解析: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刺激,如視覺、聲音和噪聲等都有可能擾亂他的心情。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細揣摩他的心理,然后幫助他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建議: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參與成年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并且在適當的時候為他提供這方面的鍛煉。比如在超市里,讓他接過收銀員找還的零錢,并且說“謝謝”;在銀行時,讓他坐著看父母如何辦理存取款手續等等。
現象4:想交朋友卻不友好
有些孩子雖然很渴望小伙伴到家里來玩,但是一旦小伙伴真的來了,他卻表現得冷若冰霜或顯得耀武揚威起來,沒玩多久就起爭吵了。
解析:孩子渴望朋友,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度過快樂的游戲時間,但是現在的他還沒有學會如何經營友誼。
建議:父母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活動,如一起看卡通,或是組織一個小型的吃橙子比賽等。讓孩子慢慢地適應其他孩子的存在,并適應和小朋友之間的分享和協作。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