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學會認錯
如何讓寶寶學會認錯?很多父母都有一個困惑,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那么難管教,明明犯了錯,叫讓他們認錯真難啊。他們的小腦袋里想出的借口和理由讓你又好氣又好笑。那么如何讓寶寶學會認錯呢?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但在管教方面,父母只有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管教技巧。尤其是當孩子有錯誤的行為產生時,父母要在第一時間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及勇于認錯,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而讓此好的習慣變成自然。
越來越多的父母抱怨,怎么現在的孩子那么難管教,孩子明明犯了錯,叫讓他們認錯真難啊,他們總是先找各種各樣的理山為自己的錯誤開脫。有些時候,他們的理由能讓你無言以對,或者讓你啼笑皆非拿他沒辦法。
一般來說,幼兒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道德觀念也很薄弱,無論是好行為的養成,還是壞行為的修止,都需要父母耐心教導。現代兒童一般都以“自我”為中心,比較有自主性,順從性減低、責任感減弱、節儉意識衰退、好奇心卻增強,這將導致孩子常犯一些與之相應的錯誤,如打人、咬人、搶玩具、撕書、亂扔玩具、亂涂亂畫、食物咬一口就扔掉等等,但是孩子卻不知道這些是錯誤的行為,當家長給他們指出時,他們不會輕易認錯,而是強調一大堆理由。
現代的父母跟過去父母一樣有愛心,但是在管教方面,卻常常覺得比過去父母更艱難,因為,如果父母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管教技巧。當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時,父母要在第一時間教導孩子認識錯誤,并改正孩子錯誤的行為,使孩子成為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好孩子。
案例1
情境再現:
媽媽:陽陽,你為什么打玫玫?
陽陽:因為玫玫先咬了我。
媽媽:玫玫你為什么咬人?
玫玫:誰讓陽陽搶走我玩具的,所以我就要咬他。
原因分析:
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通過模仿學來的。比如陽陽搶了玫玫玩具,因此玫玫咬了他,而他再打玫玫。這種“示范”學習的行為,會在孩子之間一再發生。
家有妙招:
1.孩子之間為了玩相同的玩具,推打、爭搶是常有的事,因此家長在處理時,需先看孩子雙方是否有人受傷,如果有,須先護理孩子的身體。
2.如果爭搶玩具是發生在幼兒園(或公共場所),就要讓孩子知道玩具不是任何一方的,而是大家的,不能獨占也不能想要玩就玩,如果別人已先拿,那另外一方則需學習等待,否則老師會全部收回,不讓任何人玩;如果爭搶玩具發生在家里,就要讓主人一方的孩子懂得,小伙伴是邀請來的小客人,主人應該熱情招待客人。
3.不管任何理由只要打人或咬人就是不對的行為,都要批評懲罰。
4.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如何懲罰,如果孩子想不出來,父母可以提出3種方案讓孩子自己選擇。
如,A.取消玩玩具的資格;B.兩人分開玩不同的玩具;C.站在鏡子面前反省5分鐘。
5.當孩子已經確定處罰方式時,父母要讓雙方大聲互說:“對不起。”最好彼此握握手還是好朋友。
案例2
情景再現
老師:平平,你為什么把好好的一本書撕破?
平平:我不喜歡書中的老巫婆。
老師:不喜歡你可以不看,但不可以撕書啊。
平平:沒關系的。明天我叫媽媽買一本新書還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