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早期教育越自然越好
波蘭人認為,大自然中的氣息、光影和聲響,都可使孩子長得更為結實、更為健康,同時還可給孩子營造一個更為和諧、更為寧靜的心靈世界,所以他們總是樂意讓嬰幼兒盡早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實際上,波蘭父母引導孩子接觸大自然甚至早在孩子誕生尚未滿月的“新生兒時期”就業已開始了。當我們東方國家的新生兒還被緊緊地裹在襁褓中并被 “密閉”在室內時,波蘭的小不點兒們已有幸躺在小睡車里,盡情享受戶外明媚的陽光和滿眼的綠意了。當然,父母們帶新生兒外出時一般會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同時,為了防止過分強烈的陽光可能灼傷孩子柔嫩的皮膚,細心的父母會給孩子的小臉蓋上薄薄的面紗。
孩子長到2~3個月大時,常常被大人帶到花園或森林中,聆聽鳥兒的啼鳴。他們邊欣賞小鳥歌唱,邊露出會心的微笑。波蘭父母認為,讓孩子聽鳥叫有利于聽覺器官的生長和發育。此外,孩子還可能被帶往田野,躺在青草地上,盡情呼吸田野美妙的氣息,好奇又快樂地觀察著周圍陌生的世界。
波蘭父母認為:半歲大的孩子完全可以接觸水了,原因很簡單:早在母腹中時,胎兒就與水有著不解之緣。他們或讓孩子的小手觸碰清涼的溪水,或鼓勵孩子仰臉接受細雨的沐浴,或干脆將孩子推進泳池的淺水區戲水(當然須在大人嚴格的看護或保護之下)。孩子和水的“親密交流”不僅可以增加孩子觸覺器官的敏感性,而且對孩子來說還是一種鍛煉肢體肌肉的健身運動(或至少是一種愉快的活動)。
十來個月大的孩子已開始對色彩和香味十分敏感。這時,波蘭父母往往會抓住機會,讓孩子欣賞彩虹、晚霞和鮮花,豐富他們的視覺經驗。同時,五花八門的不同的花香對孩子來說,也可能是一種嶄新的經歷。當孩子投身于大自然之中與各種各樣的色彩和香味“親近”時,他們的聽覺、嗅覺、視覺等器官也會接受到大量的全新的信息,并由此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1歲左右的孩子大多已開始學步,也學會了最簡單的語言交流。波蘭父母此時往往將小動物引入孩子的世界,如觀看五彩的蝴蝶展翅飛翔,鮮紅的瓢蟲在青青的草葉上緩緩爬行,或傾聽知了、蛐蛐不倦的歌唱。
當孩子稍大些,父母常常在盛夏時節帶他們外出露營,或練習游泳、跳水。孩子們還學會采摘好看的樹葉、野花,或捕捉蜻蜓、蝴蝶等小動物做生物標本。喜愛作畫的孩子則在大人的陪伴下前往風景名勝寫生、攝影。
值得一提的是,波蘭孩子往往在幼兒期,就開始欣賞充滿田園氣息的經典音樂作品,由此他們更加深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景仰……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