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親力親為
提到教育孩子,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很多心得體會。父母教育孩子的理論沒錯,方法也沒有錯,可有時就是看不到孩子的教育效果。真是讓孩子的父母非常郁悶,自己一直在教育孩子不要撒謊,可是孩子總也改不了,這可怎么辦?
記者:孩子小的時候,什么樣的教育都容易,一旦孩子長大了,教育起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重視孩子的事,等孩子長大了,出現問題了,才想到花錢買教育。父母花錢能買到教育嗎?
專家: 如今的金錢社會,一些年輕的父母,生了孩子就花錢請人帶孩子;孩子長大了,出現叛逆、早戀、厭學、網癮、打群架、夜不歸宿、在外結交社會不良青年等問題, 還是想花錢請人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些不愿花時間、精力教育孩子的父母,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那就是:人的成長不僅僅是錢堆出來的;人的心理成長更不是錢 能換來的。在人的成長中,親情比金錢、比權力要基礎得多、重要得多。
心理學研究早就告訴我們:人從出生起,將有多年的無助與依賴(0~12歲),正是在最初歲月里,他身邊的撫養者日日夜夜地照看與哺育,才使他出現對養育 者幾乎一生不可消失的情感聯系。這種情感聯系并不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撫養過程中……所以,我要說,自己去掙錢,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與哺育, 是為人父母者最愚蠢的行為!
因為,即使是親生的父母,如果沒有守在孩子的身邊日復一日地付出撫養艱辛,沒有讓孩子形成對你的聲音、相貌 和氣味的記憶,沒有形成那種無法言說的對你的依戀,你也就失去了對他的那種真正的、永久的心理影響力與控制力。所以,凡是覺得孩子不可理喻,與孩子的關系 陌生得如路人般的父母,一定是有這樣的生活背景。
這種孩子進入青春期(即獨立、逆反、自我意識增強的成長期),父母就會難以對他進行管教和控制。這時,父母再彌補親情的話就需要成倍地付出。
這成倍付出意味著:彌補的是你欠下的多年“親情”,而不是錢!陪伴在逆反的孩子身邊,用你真心的愛去陪伴他、感化他,幫他找回家的感覺、親情的感覺,這是你的唯一明智、有效的選擇。其他的任何打算都是不見成效的無用功。
由此我想告訴所有的父母:孩子的成長有關鍵期(0~12歲),這是你們付出辛苦、并由此獲得教育孩子的資本或證書的時期,這份資本和證書不是用金錢換取的,只能親力親為!
記者:在孩子的成長關鍵期,父母、家庭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怎樣的影響呢?
專家:對許多孩子而言,他們的性格往往在他們沒有自我意識之前就形成了!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